簡介


安寧療護真諦

  依據世界衛生組織(WHO)2002年針對安寧療護修訂之最新定義:安寧緩和醫療係指針對治癒性治療無反應之末期病患提供積極性及全人化的照顧。以維護病人和家屬最佳的生命品質;主要是透過疼痛控制,緩減身體上其他不適的症狀,同時並處理病患及家屬在心理、社會和心靈上的問題,也就是說安寧療護的基礎思考,是力求病人主觀改善為原則,在現代醫療技術無法為病患提供更有利的服務之際,安寧療護用尊重生命的哲學態度,陪伴病人走過人生最後旅程,並輔導家屬重新面對未來的生活。

 

  安寧療護最重要的部份並不是一棟美麗的建築物(病房),而是一種照顧癌末病患的【理念】和【態度】。也就是說一個病房絕不會因為掛上了一塊安寧 病房的招牌而它就能自動地提供安寧療護的服務,而是照顧癌症病患的醫護人員願不願意用一種更人性化的觀念和想法來對待病人才是重點。同樣的道理,安寧療護也絕不是只能被限制於某些病房才能實施;換句話說,只要有癌末病人的病房,安寧療護的觀念就可以派上用場。



對象:

安寧療護的服務對象為末期病患,台灣過去多以癌症末期病人、漸凍人為主,健保局自2009年9月1日起,將適用「住院安寧療護」以及「安寧居家療護」的範圍擴大,除前述的癌末及漸凍人外,新增八類疾病類別的病人,包括:

(1)老年期及初老期器質性精神病態(即失智症)

(2)其他大腦變質

(3)心臟衰竭

(4)慢性氣道阻塞

(5)肺部其他疾病

(6)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7)急性腎衰竭

(8)慢性腎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