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LL)是一種血液與骨髓的癌症。如果未立即給予治療,疾病通常會快速惡化。
骨髓製造「造血幹細胞(未成熟細胞)」,隨著時間的進展變成熟的血球。造血幹細胞可能成為骨髓幹細胞或淋巴幹細胞。
淋巴球幹細胞分化為淋巴芽細胞(lymphoblast),然後進一步分化為三種淋巴球(白血球)之一:
在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LL)中,過多的幹細胞會變成淋巴母細胞、B淋巴細胞或T淋巴細胞,這些細胞也被稱為白血病細胞,這些白血病細胞不能發揮作用對抗感染。隨著血液與骨髓中白血病細胞數量的增加,健康的白血球、紅血球與血小板的空間會變少,當發生這種情況時,可能會引起感染、貧血以及容易出血,同時癌細胞也可能會擴散到中樞神經系統(腦與脊髓)、淋巴結、脾臟、肝臟、睪丸與其他器官中。
資料來源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Treatment–Patient Version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by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Available at:
https://www.cancer.gov/types/leukemia/patient/adult-all-treatment-pdq. [Accessed <05/12/2025>.PMID: 26389283]
臺大醫院腫瘤醫學部部主任 葉坤輝教授 協助校稿
更新日期:2025.11.14
白血病俗稱血癌,可分為急性及慢性兩種,各有不同的成因及臨床表現。
民國111年,白血病發生個案數占全部惡性腫瘤發生個案數的2.20%,當年因白血病死亡人數占全部惡性腫瘤死亡人數的2.26%。發生率的排名於男性為第9位、女性為第11位;死亡率的排名於男性為第10位、女性為第9位。民國111年初次診斷為白血病者共計2,871人;當年死因為白血病者共計1,176人。
男、女性患者的組織形態分布,均以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最多,分別占男性個案之31.06%,女性個案之31.71%。
民國111 年,初次診斷為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LL)者共計290 人,占白血病發生個案數的10.10%。
資料來源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民國111年癌症登記報告
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LL)是由於造血幹細胞功能發生某些變化所導致的,特別是它們生長與分裂成新細胞的方式。危險因子是任何會增加罹患疾病機率的因素。某些癌症危險因子,例如吸菸是可以改變,然而,也有一些危險因子是人們無法改變的,例如遺傳、年齡增長與他們的疾病史。
ALL的危險因子有很多,但其中許多的危險因子並不會直接導致癌症,而是它們會增加細胞中DNA受損的機會,而這可能會導致 ALL。想了解更多關於癌症如何發展的資訊,請參閱網站,〈什麼是癌症〉單元。
擁有一個或多個這些危險因子並不代表您一定會罹患ALL,許多具有危險因子的人從未罹患ALL,而另一些沒有已知危險因子的人卻會得到了ALL。
導致ALL可能的危險因子,包括:
如果您認為自己可能有罹患的風險,請尋求醫師幫您做疾病評估。
資料來源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Treatment–Patient Version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by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Available at:
https://www.cancer.gov/types/leukemia/patient/adult-all-treatment-pdq. [Accessed <05/12/2025>.PMID: 26389283]
臺大醫院腫瘤醫學部部主任 葉坤輝教授 協助校稿
更新日期:2025.11.14
ALL的早期徵兆與症狀可能類似於感冒或其他常見疾病,如果您出現以下徵兆,請您前往醫院進一步檢查:
以上這些或其他徵兆與症狀有可能由ALL引起,也可能是其他疾病所引起的。
資料來源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Treatment–Patient Version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by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Available at:
https://www.cancer.gov/types/leukemia/patient/adult-all-treatment-pdq. [Accessed <05/12/2025>.PMID: 26389283]
臺大醫院腫瘤醫學部部主任 葉坤輝教授 協助校稿
更新日期:2025.11.14
除了詢問個人與家族史並進行身體檢查外,醫師可能會進行以下檢查與程序:
抽取的血液或骨髓組織檢體可進行以下進一步的檢測:
以下檢查與處置可用來判斷白血病是否已擴散到血液與骨髓以外的區域:
您可能會想尋求第二意見以確認您的癌症診斷與治療計畫,若要尋求第二意見,您需要取得第一位醫師做的檢查結果與報告,並將它們提供給第二位醫師參考。第二位醫師會檢視病理報告、切片與影像檢查資料。他們可能會同意第一位醫師的診斷,或建議改變或採取其他的治療方式,或提供更多關於您的癌症相關資訊。
華人癌症資訊網也提供線上詢問第二意見,請前往“我要發問”或您可前往其他醫院尋找合適的醫師聽取第二意見。關於就診時可能想詢問一些問題,您可以於網站中「向醫師詢問有關癌症的問題」中取得相關資訊。
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LL)的預後與治療選擇取決於以下因素:
資料來源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Treatment–Patient Version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by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Available at:
https://www.cancer.gov/types/leukemia/patient/adult-all-treatment-pdq. [Accessed <05/12/2025>.PMID: 26389283]
臺大醫院腫瘤醫學部部主任 葉坤輝教授 協助校稿
更新日期:2025.11.14
癌症的分期是用來描述癌症的程度與擴散範圍,而AML的治療不以分期為依據,而是依據疾病狀態是否為未經治療、緩解期中或復發。
在未經治療的ALL中,疾病為新診斷,尚未接受治療,除了為了緩解因癌症導致的症狀,如發燒、出血、疼痛等的處置,並且符合以下條件:
在緩解中的ALL中,疾病已經過治療,且符合以下條件:
復發的ALL是指在緩解期後又再次出現的癌症,ALL可能復發於血液、骨髓或身體其他部位。
延伸閱讀,請參閱網站「癌症的復發-當癌症再回來」單元。
資料來源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Treatment–Patient Version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by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Available at:
https://www.cancer.gov/types/leukemia/patient/adult-all-treatment-pdq. [Accessed <05/12/2025>.PMID: 26389283]
臺大醫院腫瘤醫學部部主任 葉坤輝教授 協助校稿
更新日期:2025.11.14
罹患ALL的病人有多種可用的治療類型,您與您的癌症照護團隊將共同決定治療計畫,這個計畫可能包含多種治療組合。會考量許多因素,如:未經治療、緩解期、復發,以及您的整體身體狀況與個人想選擇的治療方案。您的治療計畫將包含您的癌症資訊、治療目標、治療選項與可能的副作用,以及治療的時長。
在治療開始前請與您的癌症照護團隊討論預期會有哪些狀況,這將會對您有所幫助。您需要了解治療開始前要做什麼、治療期間的感受,以及需要哪些的協助。若想了解更多,請參閱網站《向您的醫師詢問關於治療的問題》單元。
ALL的這兩個治療階段為:
每個治療階段通常會進行一種稱為中樞神經系統的預防(CNS prophylaxis)的治療,由於標準劑量的化學治療藥物無法穿透中樞神經系統(腦與脊髓)到達可能潛藏於其中的白血病細胞,因此為了殺死這些細胞並降低ALL復發風險,醫師會給予「高劑量」全身性化療、脊髓腔內化學治療(Intrathecal chemotherapy)或對腦部進行放射治療。
化學治療(又稱為化療)使用藥物來抑制癌細胞的生長,透過殺死癌細胞或阻止其分裂來達到效果。化學治療的給藥方式取決於白血病細胞是否已擴散至中樞神經系統(中樞神經系統;大腦與脊髓)
全身性化學治療是指將化療藥物以口服或注射入靜脈或肌肉的方式給予,當這樣給藥後,藥物會進入血液循環,抵達全身各處的癌細胞。
脊髓腔內化學治療(Intrathecal chemotherapy)可用於治療ALL,它已經擴散或可能擴散到腦與脊髓。脊髓腔內化學治療是將化療藥物直接注射到腦脊髓液,包圍在腦與脊髓周圍的液體的一種治療方法。當用於降低白血病細胞擴散到大腦和脊髓的機率,稱為中樞神經系統的預防(CNS prophylaxis)。
延伸閱讀,了解更多關於化療的原理、給藥方式、常見副作用等資訊,請前往網站“化療治療用於治療癌症”單元閱讀。
放射治療使用高能量X設限或其他類型的放射線殺死癌細胞或阻止其生長。體外放射治療(External radiation therapy),是使用體外機器將放射線直接照射入體內的腫瘤區域。
體外放射治療可用於治療已經或可能擴散到大腦與脊髓的ALL,使用此方式,稱為中樞神經系統的保護治療(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 sanctuary therapy)或中樞神經系統的預防(CNS prophylaxis)。在準備進行「幹細胞移植」時,可能會使用全身放射線照射(total-body irradiation)來讓輻射作用於全身。體外放射治療也可作為緩和治療,以緩解症狀並改善病人的生活品質。
延伸閱讀,可參閱網站「體外放射治療」與「放射治療產生的副作用處理」單元,以了解更多資訊。
化療旨在殺死癌細胞。但健康細胞,包括造血細胞,也會在癌症治療過程中遭到破壞。「幹細胞移植」是一種替代造血細胞的治療方法。幹細胞(未成熟的血球)從病人或捐贈者的血液或骨髓中提取,並冷凍保存。病人完成化療或全身放療後,將保存的幹細胞解凍,以輸注的方式重新注入回病人體內。這些重新注入的幹細胞會生長(並恢復)為人體的血球。
延伸閱讀,可參閱網站「幹細胞移植在癌症療的應用」單元,以了解更多資訊。
標靶治療是一種使用藥物或其他物質來辨識和攻擊特定癌細胞的治療方法。您的醫師可能會建議進行「生物標記」檢測,以預測對某些標靶藥物的反應。延伸閱讀,認識「癌症治療的生物標記檢測」。
可用於治療ALL的標靶治療藥物,包括:
延伸閱讀,認識「標靶治療」。
免疫治療是利用病人的免疫系統對抗癌症。醫師可能會建議您做生物標誌檢測,幫助您對特定免疫治療藥物的反應。更多資訊請參閱〈癌症治療的生物標誌檢測〉。
用於治療ALL的免疫治療包括:
延伸閱讀,請參閱〈癌症的免疫治療〉。
對某些人而言,參加臨床試驗可能是個最佳的選擇。針對癌症病人有多種不同類型的臨床試驗,例如,測試新治療方法或改良現有治療方法,以及為了改善病人生活品質的支持性照護與緩和照護試驗,或針對改善癌症與其治療副作用的試驗。
想查詢更多進行中的臨床試驗您也可以從本網站中「進行中的臨床試驗」、「 台灣臨床試驗資訊平台」、各醫院臨床試驗中心的網站查詢、或詢問您的主治醫師。也可查詢NCI支持的臨床試驗或ClinicalTrials.gov網站查詢
延伸閱讀,「認識臨床試驗」單元。
有關因癌症治療引起的副作用,請參閱網站中「副作用處理」單元閱讀。
治療結束後出現的持續數月或數年的副作用稱為延遲效應(late effects)。ALL治療的延遲效應可能包括第二種癌症(新的癌症)的風險,因此,對於長期存活者而言,定期追蹤檢查非常重要。
在治療過程中,您會接受定期的追蹤測試或檢查。某些最初用來診斷或分期的檢查會被重複進行,以評估治療成效。是否繼續、改變或停止治療的決定,通常依據這些檢查結果而定。
治療結束後,某些檢查仍會定期進行,以了解病情是否有變化或癌症是否復發。
資料來源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Treatment–Patient Version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by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Available at:
https://www.cancer.gov/types/leukemia/patient/adult-all-treatment-pdq. [Accessed <05/12/2025>.PMID: 26389283]
臺大醫院腫瘤醫學部部主任 葉坤輝教授 協助校稿
更新日期:2025.11.14
ALL在緩解誘導階段的治療包括:
想了解更多有關這些治療方式的資訊,請參見「治療一:治療選項總覽」單元。
緩解後階段的ALL治療包括:
想了解更多有關這些治療方式的資訊,請參見「治療一:治療選項總覽」單元。
復發的ALL,其治療可能包括:
目前正在進行針對部分復發的ALL病人,使用自體幹細胞移植治療的臨床試驗。
想了解更多有關這些治療方式的資訊,請參見「治療一:治療選項總覽」單元。
資料來源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Treatment–Patient Version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by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Available at:
https://www.cancer.gov/types/leukemia/patient/adult-all-treatment-pdq. [Accessed <05/12/2025>.PMID: 26389283]
臺大醫院腫瘤醫學部部主任 葉坤輝教授 協助校稿
更新日期:2025.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