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 Diet

許多研究探討特定飲食中的成分或營養素,是否會增加或減少癌症風險有關的可能性。從實驗室中的癌細胞和動物試驗的研究有時提供了證據,顯示單獨的化合物可能會致癌的(或具有抗癌活性)。

但除了少數例外,對人類的研究尚未明確顯示那些飲食成分會導致或預防癌症產生。有些時候,在比較癌症病人與不是癌症病人飲食的流行病學研究結果顯示,癌症病人和不是癌症病人在攝取某一特定飲食成分存在著差異。

然而,這些結果顯示飲食成分與癌症風險的變化有關,而不是飲食成分導致風險變化,或導致風險的變化。例如,罹患和未罹患癌症的研究,參加者除了飲食之外,還可能有其他方面的差異,並且也有可能是其他方面的差異導致了癌症風險的差異。

科學家們研究許多食物和飲食成分,以尋找與增加或減少罹患癌症風險的可能關聯。

當流行病學研究中出現的證據,顯示某種飲食成分與降低癌症風險有關時,會進行隨機試驗來檢驗這些的可能性。隨機分配到飲食組中,可以確保某種營養素攝入量高和低的人之間的任何差異是由於該營養素本身,而不是由於其他未檢測到的差異。(出於道德原因,當有證據顯示某種飲食成分可能與癌症風險增加有關時,通常是不會進行隨機研究)。

科學家們研究了許多添加劑、營養素和其他飲食成分,以尋找可能與癌症風險有關的因子。這些包括了:

  • 丙烯醯胺(Acrylamide)
    丙烯醯胺是一種存在菸草煙霧和某些食物中的化學物質。當某些蔬菜,如馬鈴薯,被加熱到高溫時,就會產生丙烯醯胺。在動物模式的研究發現,接觸丙烯醯胺會增加罹患多種癌症的風險。然而,沒有一致的證據顯示飲食中接觸到丙烯醯胺與人類罹患任何類型癌症的風險有關。
  • 酒精
    雖然紅酒被懷疑可以降低罹患癌症風險,但沒有科學證據證明這種關聯。此外,酒精是已知的致癌因子,大量或經常飲酒會增加罹患口腔(不包括嘴唇)、咽(喉嚨)、喉(聲帶)、食道、肝臟、乳房、結腸和直腸等癌症的風險,罹患癌症的風險會隨著一個人飲酒量的增加而增加。欲了解更多資訊,請參閱網站中 《酒精與癌症風險》 介紹。
  • 抗氧化劑
    抗氧化劑是一種化學物質,它可以阻斷其他化學物質(即所謂的自由基)的活動,自由基可能會損害細胞。實驗室和動物研究顯示,外源性抗氧化劑有助於預防與癌症發展相關的自由基損害,但在人類的研究上並沒有令人信服地證明服用抗氧化劑補充劑,能幫助降低罹患癌症或死於癌症的風險。一些研究甚至顯示抗氧化劑會增加某些癌症的風險。
  • 人工甜味劑
    許多研究都針對FDA批准的六種人工甜味劑(糖精、阿斯巴甜、乙醯磺胺酸鉀(acesulfame potassium)、三氯蔗糖(sucralose)、紐甜(neotame)和愛的萬甜(advantame))做安全性研究。在實驗室的動物試驗中,總體上並沒有發現這些甜味劑會導致癌症或產生其他健康的不良影響。大多數關於人們攝入人工甜味劑和癌症之間的關連研究也顯示沒有增加癌症風險。雖然一項的大型世代研究發現,在使用幾種甜味劑的人中,癌症風險略有增加。欲了解更多資訊,請參閱網站中 《人工甜味劑與癌症》 介紹。

  • 鈣是一種必需的膳食礦物質,可以從食物和補充劑中獲取。總體的研究結果上證實鈣攝入量增加與結直腸癌風險降低之間是有關係的,但並不是所有的研究結果都是一致的。更高的鈣攝入量與其他癌症(如乳癌和卵巢癌)風險的降低之間是否存在關係尚不清楚。一些研究顯示,高鈣攝入量可能會增加罹患前列腺癌的風險。
  • 燒焦的肉
    某些化學物質,稱為HCAs和PAHs,是在高溫方法烹煮肌肉時(包括牛肉、豬肉、魚和家禽)形成的。暴露於高溫下的HCAs和PAHs會導致動物罹癌;然而,這種暴露是否會導致人類罹患癌症尚不清楚。
  • 十字花科蔬菜
    十字花科蔬菜含有稱為硫代葡萄糖苷(glucosinolates)的化學物質,它會分解成幾種化合物,目前正在研究這些化合物可能具有的抗癌作用。其中的一些化合物已經在細胞和動物中顯示出抗癌作用,但對人類的研究結果尚不太清楚。
  • 氟化物
    水中的氟化物有助於預防,甚至可以讓蛀牙恢復健康。許多針對人類與動物的研究顯示,含氟的水和癌症風險之間沒有關聯。

  • 茶含有多酚化合物,特別是兒茶素,它們是抗氧化劑。調查喝茶與癌症風險之間關係的流行病學研究結果尚無定論。很少有關於喝茶和預防癌症的臨床試驗,並且其結果也是沒有定論的。
  • 維生素D
    維生素D能幫助身體利用鈣與磷來強健骨骼和牙齒,它主要通過皮膚暴露在陽光下生成,然而維生素D也可以從一些食物和膳食補充劑中獲得。人類的流行病學研究顯示,攝入較高的維生素D量或血液中含較高的維生素D濃度可能與結直腸癌的風險降低有關,但隨機研究的結果是尚無定論不確定的。

 

資料來源: “Diet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by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馬偕紀念醫院耳鼻喉科 呂宜興醫師 協助校稿

更新日期: 2023.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