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臟癌

 

胰臟癌是一種在胰臟組織中形成的癌症。

胰臟是一個長度約15公分的腺體,形狀像一個側躺細長的西洋梨。胰臟較寬的一端稱為「頭部」,中段部分稱為「體部」,而較窄的一端稱為「尾部」,胰臟位於胃與脊椎之間。

 

癌症圖說胰臟

圖示:胰臟的解剖構造。胰臟有三個部分:頭部、體部和尾部。它位於腹部,
鄰近胃、腸道及其他器官。

 

胰臟在人體中有兩項主要功能:

  • 「外分泌」幫助分解食物成為人體可利用物質的消化液與消化酵素
  • 「內分泌」荷爾蒙,例如胰島素與升糖素,調節血糖濃度,幫助身體將食物轉化成能量儲存到體內
 

胰臟癌可能發生於產生消化液的「外分泌」胰腺細胞,或是產生荷爾蒙的「內分泌」胰腺細胞中。約95%的胰臟癌發生於「外分泌」細胞。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報告指出,民國111年,胰惡性腫瘤發生個案數占全部惡性腫瘤發生個案數的2.48%,當年因此惡性腫瘤死亡人數占全部惡性腫瘤死亡人數的5.33%。

胰惡性腫瘤發生率的排名於男性為第13位、女性為第13位;死亡率的排名於男性為第7位、女性為第5位。民國111年初次診斷為胰惡性腫瘤者共計3,234人,占消化器官及腹膜個案數的7.99%;當年死因為胰惡性腫瘤者共計2,769人。


診斷依據與組織形態

胰惡性腫瘤個案中,男、女性患者的組織形態分布,均以「腺癌」最多,分別占男性個案之72.14%,女性個案之71.88%。

 

資料出處:中華民國111年癌症登記報告

 

 

吸菸與疾病史會影響罹患胰臟癌的風險。

胰臟癌是由於胰臟細胞功能的特定變化引起,尤其是細胞的生長與分裂方式發生改變。任何會增加罹患疾病機率的因素稱危險因子,有些胰臟癌的危險因子(如吸菸)是可以改變,然而,也有些是無法改變的危險因子,例如基因與家族病史。了解胰臟癌的危險因子,可以幫助您做出改變,從而降低罹患此疾病的風險。


胰臟癌的危險因子很多,但許多因子並不會直接導致癌症,而是會增加細胞DNA損傷的機率,從而可能導致胰臟癌。想了解更多癌症的發展過程,請參閱網站「什麼是癌症?」單元閱讀。


擁有一個或多個危險因子並不代表您一定會罹患胰臟癌。很多有危險因子的人從未罹患胰臟癌,而一些沒有已知危險因子的卻得了此癌。

發生胰臟癌的危險因子包括:

  • 吸菸
  • 體重過重
  • 個人有糖尿病或慢性胰臟炎病史
  • 有胰臟癌或胰臟炎的家族病史
  • 有特定的遺傳性疾病,例如:
    • 遺傳性非息肉症大腸直腸癌綜合症(HNPCC;林奇症候群(Lynch syndrome)
    • 黑斑息肉症候群(Peutz-Jeghers)
    • 遺傳性乳癌與卵巢癌症候群
    • 家族性非典型多發痣黑色素瘤症候群(FAMMM)
    • 運動失調微血管擴張症候群(Ataxia-telangiectasia)


如果您覺得自己可能有罹患的風險,請與您的醫師討論。

 

胰臟癌的徵兆與症狀包括黃疸、疼痛與體重減輕。

早期的胰臟癌常常「不會」引起任何徵兆或症狀,因此難以發現。
然而隨著癌症的生長,症狀可能包括:

  • 黃疸(皮膚與眼白發黃)
  • 水泥灰白色糞便
  • 深色尿液
  • 疼痛出現於上腹或中腹及背部
  • 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
  • 食慾不振
  • 疲倦


這些症狀可能由胰臟癌以外的其他疾病引起。若您出現上述任何症狀之一,務必與醫師確認原因,以找出病因與儘早開始治療。
 

胰臟癌在早期是難以診斷的。

胰臟癌難以檢測與診斷,包括下列的原因:
 

  • 胰臟癌在早期階段沒有明顯的徵兆或症狀。
  • 胰臟癌的徵兆與症狀與許多其他疾病的徵兆與症狀相似。
  • 胰臟位於其他器官,胃、小腸、肝臟、膽囊、脾臟與膽管的後方。

 

用於診斷及胰臟癌的分期的檢查項目

胰臟癌通常是透過對「胰臟及其周邊區域」的影像拍照程序來進行診斷。用於判斷癌細胞是否已擴散在胰臟內和周圍區域的過程稱為分期,檢測與診斷,及對胰臟癌的分期,其檢查通常是同時進行的。
為了制定治療計劃,了解疾病分期以及癌症是否能透過手術切除是非常重要的。


除了詢問您的個人與家族病史並進行身體檢查外,您的醫師還可能會進行以下檢查與程序

  • 血液生化檢查是透過血液樣本來檢測體內器官和組織釋放到血液中的某些物質(例如膽紅素)總量的一項實驗室檢查。某種物質的總量異常(高於或低於正常值)就有可能是疾病的徵兆。
  • 腫瘤標記檢測是透過檢測血液、尿液或組織樣本,來測量體內器官、組織或腫瘤細胞產生的某些物質,例如CA 199和癌胚胎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 CEA)的含量。某些物質在體內數值升高時,與特定類型的癌症有關,這些物質稱為腫瘤標記。
  • 磁振造影(MRI)使用磁力、無線電波與電腦拍攝體內一系列詳細的影像,這個檢查也稱為「核磁共振造影」。
  • 電腦斷層掃描(CT 掃描)將X光機連結到電腦,拍攝身體內部區域的一系列詳細影像,這些影像是從不同角度拍攝,用於建立組織與器官的3D影像圖。可能會透過靜脈注射或口服顯影劑,幫助器官或組織更清楚的顯示出來,此檢查也稱為「電腦斷層攝影」。螺旋式電腦斷層掃描儀是使用X光機以螺旋路徑掃描身體,能對身體內部區域進行一系列非常詳細的影像掃描。
  • 正子斷層掃描(PET掃描)是注射少量的放射性氟-18葡萄 糖到靜脈中。然後,掃描儀繞著身體旋轉,對體內葡萄糖吸收的區域進行詳細的電腦影像處理。由於癌細胞通常比正常細胞吸收更多的葡萄糖,因此這些影像可用來尋找體內的癌細胞位置。正子斷層掃描可以和電腦斷層掃描同時間做稱為PET-CT。
  • 腹部超音波此檢查是拍攝腹部內部的影像。超音波探頭貼在腹部皮膚上,將高能量聲波(超音波)導入腹部。聲波在內部組織和器官上反射並產生迴聲,探頭接收迴聲並將其發送到電腦,電腦利用迴聲產生影像,此稱為超音波影像。
  • 內視鏡超音波(EUS)是一種使用內視鏡進入體內的檢查,通常是經由嘴巴或大腸進入。內視鏡是一根細長、柔軟的管子,它帶有光源與用於查看的鏡頭。內視鏡末端的探頭會發射高能量聲波會反射內部組織或器官並產生迴聲,迴聲形成人體組織的影像稱為超音波圖。內視鏡逆行性膽胰管攝影術 (ERCP) 是一種利用X光的檢查方法,導管會將膽汁從肝臟輸送到膽囊,再從膽囊輸送到小腸。有時,胰臟癌會導致這些管道變窄,從而阻塞或減緩膽汁的流動,引起「黃疸」。內視鏡(是一根細長、帶有光源的管子)會經由口腔、食道和胃,進入小腸的第一段。然後,一根導管(一根較小的管子)會透過內視鏡插入胰管。經由導管注入顯影劑,進行X光攝影。如果腫瘤阻塞胰管,可能會插入一根細管至胰管中將其疏通。這根細管(或稱支架)可能會留置於原位,以保持胰管暢通。此外,檢查時也可能會同時採集組織檢體。
  • 內視鏡逆行性膽胰管攝影術(ERCP)是一種利用X光的檢查方法,導管會將膽汁從肝臟輸送到膽囊,再從膽囊輸送到小腸。有時,胰臟癌會導致這些管道變窄,從而阻塞或減緩膽汁的流動,引起「黃疸」。內視鏡(是一根細長、帶有光源的管子)會經由口腔、食道和胃,進入小腸的第一段。然後,一根導管(一根較小的管子)會透過內視鏡插入胰管。經由導管注入顯影劑,進行X光攝影。如果腫瘤阻塞胰管,可能會插入一根細管至胰管中將其疏通。這根細管(或稱支架)可能會留置於原位,以保持胰管暢通。此外,檢查時也可能會同時採集組織檢體。
  • 經皮穿肝膽道攝影術(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graphy (PTC) )是利用X光檢查肝臟和膽管的方法。醫師將一根細針經肋骨下方的皮膚插入肝臟,然後顯影劑會注射到肝臟或膽管內,再進行X光檢查。如果發現阻塞,有時會在肝臟內留置一根細而有彈性的管子,稱為支架,將膽汁引流到小腸或體外的收集袋中。此項檢查事只有在無法進行內視鏡逆行性膽胰管攝影術(ERCP)的情況下才會進行的檢查。
  • 腹腔鏡檢查是一種外科手術,用於檢查腹腔內器官是否有疾病跡象。手術會在腹壁上做幾個小切口,然後將腹腔鏡(一根細長、帶有光源的管子)插入其中一個切口。腹腔鏡末端可能有一個超音波探頭,能將高能量音波反射到胰臟等內臟器官,這稱為腹腔鏡超音波檢查。其他器械也可以經由同一或其他切口插入,以執行一些操作,例如從胰臟採集組織檢體或從腹腔採集液體檢體以檢查是否有癌症。
  • 切片:是指切除細胞或組織,再交由病理醫師在顯微鏡下觀察,檢查是否有癌症跡象。胰臟癌有幾種切片方法,可以在X光或超音波檢查時將細針或空針插入胰臟中以取出細胞,也可以在腹腔鏡檢查或手術中從腫瘤處取下組織。


有些人會選擇尋求第二意見
您可能想尋求第二意見以確認您的胰臟癌診斷與治療計劃。若您需要尋求第二意見,您需要取得第一位醫師的醫療檢查報告資料。第二位醫師會檢視病理報告、切片與影像資料。醫師可能同意第一位醫師的診斷與治療計畫,也可能建議調整治療方案,或提供更多關於您癌症相關的資訊。

華人癌症資訊網也提供線上詢問第二意見,請前往“我要發問”或您可前往其他醫院尋找合適的醫師聽取第二意見。關於就診時可能想詢問一些問題,您可以於網站中「 向醫師詢問有關癌症的問題 」中取得相關資訊。

有某些因素會影響預後(康復的機會)與治療選項。

預後與治療選項取決於:

  • 腫瘤是否可以透過手術切除
  • 癌症的分期(腫瘤的大小,以及癌症是否已經擴散到胰臟外的附近組織、淋巴結,或身體的其他部位)
  • 病人的整體身體狀態
  • 癌症是剛被診斷出來,還是已經復發(再度出現)依據美國癌症醫學會(AJCC)第8版提出的胰臟癌分期為:


胰臟癌只有在擴散前發現它,並透過手術徹底切除時,病情才有可能控制。如果癌症已經擴散,可以透過緩和治療來控制疾病的症狀與併發症來改善病人的生活品質。

 

胰臟癌的分期

癌症分期是描述癌症在身體內的擴散範圍。

「癌症分期」描述癌症的範圍,例如腫瘤的大小、是否已擴散,以及離最初形成處擴散的多遠。了解胰臟癌的分期對於制定最佳治療計畫方案非常重要。

有多種癌症分期系統用於描述癌症的範圍。胰臟癌分期通常採用TNM分期系統,您的病理報告可能會使用這個分期系統來描述癌症的狀況。根據TNM的結果,您的癌症會被劃分為某個期別(I、II、III或IV,也可寫作1、2、3或4),當醫師在與您討論診斷時,可能會用這些分期之一來解釋癌症現狀。

本文的資訊是關於外分泌型胰臟癌的分期,這是最常見的胰臟癌類型。
 

以下為胰臟癌的各個分期


第0期(原位癌)

在第0期,在胰臟內壁發現異常細胞。這些異常細胞可能會變成癌症並擴散到鄰近的正常組織。第0期亦稱為原位癌。


第I期(亦稱第1期)胰臟癌

在第I期,癌症已形成,並且癌細胞僅發現存在胰臟內。第I期根據腫 瘤的大小,細分為IA期與IB期。

  •  IA期:腫瘤小於等於2公分。
  •  IB期:腫瘤2~4公分之間。


第II期(亦稱第2期)胰臟癌

第II期根據腫瘤的大小與癌症擴散的位置,細分為IIA期與IIB期。

  •  IIA期:腫瘤大於等於4公分。
  •  IIB期:腫瘤不論大小,且癌症已擴散到1到3顆鄰近的淋巴結中。


第III期(亦稱第3期)胰臟癌

在第 III 期,腫瘤不論大小,且癌症已擴散到:

  • 大於等於4顆鄰近淋巴結;或
  •  已經侵犯到胰臟的主要血管。


第IV期(亦稱第4期)胰臟癌

在第 IV 期,腫瘤不論大小,且癌症已擴散到身體的遠端器官,例如肝臟、肺部,或腹腔(包含腹部大多數器官的體腔內)。


第IV期胰臟癌也稱為轉移性胰臟癌。轉移性癌症是指癌細胞經由淋巴系統或血液擴散至身體其他部位並形成腫瘤,轉移性腫瘤與原發腫瘤屬於同一類型的癌症。例如,如果胰臟癌擴散到肝臟,肝臟中的癌細胞其實是胰臟癌細胞,這時疾病稱為轉移性胰臟癌,而不是肝癌。

延伸閱讀,癌症的復發:當癌症再回來


以下為用於制定治療計畫的分組

可切除的胰臟癌(Resectable pancreatic cancer)

可切除的胰臟癌是可以透過手術切除,因為它還沒生長進入腫瘤附近的主要血管。


臨界可切除的胰臟癌(Borderline resectable pancreaticcancer)

臨界可切除的胰臟癌是已侵犯至主要血管或附近的組織或器官內。雖然可能可以以手術切除腫瘤,但有很高的風險是可能無法切除所有的癌細胞。


局部晚期胰臟癌(Locally advanced pancreatic cancer)

局部晚期胰臟癌已經侵犯至或接近鄰近的淋巴結或血管,因此無法透過手術完全切除癌症。


轉移性胰臟癌(Metastatic pancreatic cancer)

轉移性胰臟癌是已經擴散到其他器官,因此無法透過手術完全切除癌症。


復發性胰臟癌(Recurrent pancreatic cancer)

復發性胰臟癌是指癌症在治療後復發(再次出現)。癌症可能復發於胰臟內或在身體其他部位,醫師會進行檢查以判斷癌症在體內復發的位置,復發性胰臟癌的治療類型取決於它復發的位置。


延伸閱讀,癌症的復發:當癌症再回來

 

 

治療選項總覽

對於胰臟癌的病人,有多種不同類型的治療方式。

胰臟癌病人,有多種不同類型的治療方法可選擇,您和您的癌症照護團隊將共同決定治療計畫,此計畫可能包含不只一種治療方式。治療方案會考慮許多因素,例如癌症的分期、您的整體身體狀況以及您的偏好。您的計畫會包括關於您的癌症資訊、治療目標、治療選項及可能的副作用,以及預計治療時長。

在治療開始前請與您的癌症照護團隊討論預期會有哪些狀況,這將會對您有所幫助。您需要了解治療開始前要做什麼、治療期間的感受,以及需要哪些的協助。若想了解更多,請參閱網站《向您的醫師詢問關於治療的問題》單元。

以下為可使用的治療方式:

ㄧ、手術

可以採用以下其中一種手術方式切除腫瘤:
  • 惠普爾手術(Whipple procedure)又稱「胰十二指腸切除術」,醫師會將胰臟頭部、膽囊、部分胃部、小腸的一段,以及膽管切除,剩下的胰臟仍可以分泌足夠的消化液與胰島素。
  • 胰臟全切除術(Total pancreatectomy):手術切除整個胰臟、一部分的胃、一部分的小腸、總膽管、膽囊、脾臟及局部的淋巴結。
  • 胰臟尾部切除術(Distal pancreatectomy):當腫瘤出現在胰臟體部或尾部時,便會採取這種手術。如果癌症已經擴散到脾臟部位,則脾臟也會一併切除。


若癌症已擴散且無法切除,可能會進行下列緩和性手術來緩解症狀並增加生活品質:

  • 膽道繞道手術(Biliary bypass):如果腫瘤阻塞了膽管,膽汁在膽囊內積聚,則可進行膽道繞道手術。在此手術中,醫師會在阻塞部位切開膽囊或膽管,並將其縫合至小腸,在阻塞部位的周圍建立新的通道,以緩解膽道阻塞。
  • 內視鏡支架放置術(Endoscopic stent placement):如果腫瘤阻塞了膽管,則可以進行手術放入支架(細管),以排出該區域積聚的膽汁。支架會通過阻塞區域將膽汁引流至體外收集袋,或繞過阻塞區域將膽汁引流至小腸。
  • 胃繞道手術(Gastric bypass):如果腫瘤阻塞了食物進入胃部,則可以將胃直接縫至小腸,讓病人能繼續正常進食。


二、放射治療

放射治療利用高能量X光或其他形式的放射線來殺死癌細胞或抑制癌 細胞的生長。胰臟癌有時會採用體外放射治療(External beam radiation therapy),這種放射治療是使用體外機器將放射線照射至身 體的癌症部位。

更多資訊可前往網站「體外放射治療」與「放射治療的副作用」單元 查閱。


三、化學治療

化學治療(簡稱化療)是使用藥物來抑制癌細胞生長,透過殺死癌細胞或阻止其分裂來達成效果。

胰臟癌的化學治療通常是透過靜脈注射或口服給藥的全身性治療,此方式給藥時,要誤會進入血液到達全身的癌細胞。

常用於治療胰臟癌的化療藥物(依英文字母字首順序排列),包括:

  • 口服Capecitabine
  • Fluorouracil(簡稱5-FU)
  • Gemcitabine
  • Irinotecan
  • Irinotecan 微脂體注射劑(也稱Onivyde)
  • Leucovorin(一種可增強5-FU效果的活性葉酸,本身不是化學藥物)
  • Nab-paclitaxel 白蛋白結合型紫衫醇(也稱Abraxane)
  • Oxaliplatin
  • 口服TS-1


這些藥物可以合併使用,也可以使用此處未列出的其他化療藥物。化學治療也可以與其他治療合併使用,例如併用放射治療或標靶治療。


延伸閱讀「化療治療用於治療癌症」單元。


四、化學放射治療
化學放射治療是結合化學治療與放射治療,以增強兩者個別的效果。


五、標靶治療
標靶治療是使用藥物或其他物質來攻擊特定的癌細胞。Erlotinib(商品名:得舒緩膜衣錠)是用於治療胰臟癌的標靶藥物,但效果極為有限,醫師極為少用,台灣健保不給付。

延伸閱讀「癌症的標靶治療」。
 

因胰臟癌引起的疼痛治療

腫瘤壓迫到胰臟附近的神經或器官時,可能會引起疼痛。當止痛藥效果不佳時,會採用作用於腹部神經的治療方法來緩解疼痛。醫師會在受影響的神經周圍注射藥物,或切斷神經來阻斷疼痛感,放射治療(可搭加上或不加上化療)也能透過縮小腫瘤來減輕疼痛。

延伸閱讀「癌症疼痛」。
 

 

ㄧ、可切除或臨界可切除的胰臟癌治療

因胰臟癌引起的疼痛治療

可切除或臨界可切除的胰臟癌治療方式,可能包括:

  • 化學治療加上或加上放射治療,之後再接著進行手術
  • 手術
  • 手術後接著化學治療
  • 手術後接著化放療(化學治療加放射治療)
  • 加入手術前進行化學治療與/或放射治療的臨床試驗
  • 加入化放療後接著手術,再接著化學治療的臨床試驗
  • 加入給予不同放射治療給藥方式的臨床試驗
 

切除腫瘤的手術可能包括:惠普爾手術(Whipple procedure)、胰臟全切除術(Total pancreatectomy)或胰臟尾部切除術(Distalpancreatectomy)。

緩和治療可在疾病的任何階段進行,更多資訊請上一單元「緩和治療」部分或「治療選項總覽」閱讀。

二、局部晚期胰臟癌的治療
局部晚期胰臟癌的治療方式可能包括:

  • 化學治療或各種「組合式化學治療」
  • 化學治療與「化放療併用」
  • 手術(惠普爾手術、胰臟全切除術、胰臟尾部切除術)
  • 緩和(症狀緩解性)手術或支架置入術,用以繞過膽管或小腸的阻塞處,並可能搭配化學治療與化放療以縮小腫瘤,使其有機會進行手術
  • 加入新抗癌藥物加上化學治療或化放療的「臨床試驗
  • 加入手術中進行放射治療或進行體內放射治療的臨床試驗


緩和治療可在疾病的任何階段進行,更多資訊請上一單元「緩和治療」部分或「治療選項總覽」閱讀。

三、轉移性或復發性胰臟癌的治療
轉移或復發的胰臟癌,其治療可能包括:

  • 化學治療或各種「組合式化學治療」
  • 加入新抗癌藥物,加上或不加上化學治療的「臨床試驗」

緩和治療可在疾病的任何階段進行,更多資訊請上一單元「緩和治療」部分或「治療選項總覽」閱讀。

四、緩和治療
緩和治療是透過控制胰臟癌的症狀與併發症來改善病人的生活品質。

胰臟癌的緩和治療可能包括:

  • 緩和(症狀緩解性)手術或支架置入術,以繞過膽管或小腸的阻塞處
  • 緩和(症狀緩解性)放射治療,透過縮小腫瘤來緩解疼痛
  • 在腹部神經周圍注射藥物以阻斷神經傳導進而減輕疼痛
  • 只進行其他一些的安寧療護方法


更多資訊請上一單元「治療選項總覽」閱讀。


雖說癌症是越早治療愈好,但罹患胰臟癌的病因尚不清楚,所以很難提出確實有效的預防方法,最好的還是調整飲食與生活習慣,如:戒菸、戒酒、戒高脂食物、減重,尤其是有家族史或相關遺傳疾病或糖尿病者,更須避免此類習慣並做定期健康檢查,以期能早期診斷,提高治癒率。

更多關於預防癌症請查閱網站「什麼是預防與危險因子」單元。

 

資料來源:
“Pancreatic Cancer Treatment–Patient Version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by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Available at: https://www.cancer.gov/types/pancreatic/patient/pancreatic-treatment-pdq

臺大醫院腫瘤醫學部部主任 葉坤輝教授 協助校稿
更新日期:2025.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