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子宮內膜癌

什麼是預防?

癌症預防是指採取行動以降低罹患癌症的機率。透過預防癌症,可以減少某一群體或人口中新發癌症的數量,希望這也能減少因癌症導致的死亡人數。

為了防止新的癌症發生,科學家研究了「危險因子」與「保護因子」。任何會增加罹患癌症機率的因素稱為癌症危險因子;任何能降低罹患癌症機率的因素稱為癌症保護因子。 有些癌症危險因子是可以避免的,但許多因子則無法避免,例如:吸菸與遺傳特定基因是某些癌症的危險因子,但只有吸菸是可以避免的。規律運動與健康飲食可能是某些癌症的保護因子。避免危險因子並增加保護因子可以降低罹癌風險,但這並不代表就不會得癌症。

目前仍有許多種正在研究預防癌症的方法。

 

子宮內膜癌常見於停經後的女性

子宮內膜癌最常發生在停經後的女性,診斷時的平均年齡約為60歲。

從2012年至2021年,白人女性的子宮內膜癌新發病例略有增加,而其他種族與族群女性的病例數則每年增加約2%至3%。從2013年至2022年,子宮內膜癌的死亡人數每年增加將近2%。

 

子宮內膜癌常見於停經後的女性

子宮內膜癌最常發生在停經後的女性,診斷時的平均年齡約為60歲。
從2012年至2021年,白人女性的子宮內膜癌新發病例略有增加,而其他種族與族群女性的病例數則每年增加約2%至3%。從2013年至2022年,子宮內膜癌的死亡人數每年增加將近2%。

 

預防子宮內膜癌

避免危險因子並增加保護因子,可能有助於預防癌症。

避免癌症危險因子有助於預防某些癌症。危險因子包括吸菸、體重過重以及缺乏運動。增加保護因子,如戒菸與規律運動,也可能有助於預防某些癌症。請與您的醫師或其他醫療專業人員討論,了解如何降低您罹患癌症的風險。

 

以下危險因子會增加罹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

子宮內膜增生(Endometrial hyperplasia)

子宮內膜增生是指子宮內膜(子宮內層)異常增厚。它不是癌症,但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會發展成子宮內膜癌。

 

雌激素(Estrogen)

雌激素是由人體製造的一種荷爾蒙,能幫助身體發育並維持女性的性徵。雌激素會影響某些癌症的生長,包括子宮內膜癌。

 

女性若以以下方式暴露於雌激素之下,罹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會增加:

  • 僅含雌激素的荷爾蒙治療:對於停經後或已切除卵巢的女性,可能會補充雌激素取代身體不再分泌的雌激素,這種治療稱為荷爾蒙治療(HT)。然而,單獨使用僅含有雌激素的荷爾蒙治療會增加罹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且使用時間越長,風險越高。因此,僅含雌激素的治療通常只建議用於有沒有子宮的女性。 若雌激素與黃體素(另一種荷爾蒙)合併使用,稱為雌激素-黃體素合併治療。對於停經後女性而言,服用雌激素與黃體素的合併治療不會增加子宮內膜癌風險,但會增加罹患乳癌的風險。欲了解更多資訊,請參閱「預防乳癌」單元。
  • 初經過早:月經過早開始,會增加身體暴露於雌激素的時間,進而增加罹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
  • 停經過晚:女性若在較高年齡才停經,體內暴露於雌激素的時間較長,會增加罹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
  • 從未懷孕:由於懷孕期間體內雌激素濃度較低,從未懷孕的女性比曾懷孕者有更長時間暴露於雌激素之下,因此罹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也較高。
 

泰莫昔芬(Tamoxifen)

泰莫昔芬是屬於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劑(SERMs),它對體內部分組織,如子宮中具有類似雌激素的作用,但在其他組織,如乳房中則是阻斷雌激素的作用。泰莫昔芬常用於預防高風險女性的乳癌。然而,服用泰莫西芬超過兩年會增加罹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尤其在停經後的女性中更為明顯。

雷洛昔芬(Raloxifene)是一種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劑(SERM)常用於預防停經後女性的骨質疏鬆。與他莫昔芬不同的是,雷洛昔芬對子宮沒有類似雌激素的作用,目前也沒有證據顯示會增加罹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

 

肥胖、體重增加、代謝症候群與糖尿病

成年後肥胖或體重增加會提高罹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肥胖與其他危險因子有關,例如雌激素數值高、腹部脂肪過多、多囊性卵巢症候群、以及缺乏運動。

患有代謝症候群也會增加子宮內膜癌的風險。代謝症候群是一種包括以下特徵的狀態,包括腰部脂肪過多、高血糖、高血壓以及血液中三酸甘油酯(一種脂肪)濃度過高。

此外,第二型糖尿病人罹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也可能較高。

 

遺傳因子

實證顯示,具有特定遺傳狀況的女性,罹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較高。

林奇症候群(Lynch syndrome)是一種由某些特定基因突變所造成的遺傳性疾病。患有林奇症候群的女性,其罹患子宮內膜癌風險遠高於未有此症候群的女性。

此外,多囊性卵巢症候群(一種卵巢荷爾蒙分泌異常的疾病)與考登氏症候群(Cowden syndrome),也都是與子宮內膜癌風險增加有關的遺傳性疾病。

另外,若女性的一等親(母親、姊妹或女兒)有子宮內膜癌的家族病史,其自身罹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也會相對提高。

 

以下的保護因子可降低罹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

懷孕與哺乳

懷孕及哺乳期間體內的雌激素濃度較低。曾生育的女性,罹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較低;此外,哺乳也能進一步降低罹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

 

荷爾蒙避孕

服用含有雌激素與黃體素的荷爾蒙避孕藥(即複合式口服避孕藥),可降低罹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這種避孕方式的保護效果會隨使用時間延長而增強,且即使停用口服避孕藥仍可持續維持多年。

然而,女性服用避孕藥期間,可能會有血栓、中風與心肌梗塞的風險會增加,尤其是有吸菸且年齡超過35歲的女性。

最新研究資料顯示,其他形式的荷爾蒙避孕方法,例如子宮內避孕器,也可能有助於降低罹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

 

減重

目前尚不清楚減重是否能降低罹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然而,減重手術(即改變消化系統運作方式以達到減重目的的手術)可降低罹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做減重手術後,其他與肥胖相關的疾病,如糖尿病與代謝症候群,通常會改善或消失。

進行減重手術也存在風險,包括感染、血栓、呼吸或心臟問題,以及消化方面的問題等的風險。

 

體能活動

體能活動(運動)可降低罹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這包括您在工作或家中進行的任何體能活動。

 

目前尚不清楚以下的因子是否會影響到罹患子宮內膜癌風險:

水果、蔬菜與維生素的攝取

水果、蔬菜、植物性雌激素、豆類和維生素D的飲食,尚未發現會影響子宮內膜癌的風險。 服用綜合維他命對於包括子宮內膜癌在內常見癌症的風險,幾乎沒有或只有極小的影響。

 

美髮產品,包括染髮劑、漂髮、挑染、離子燙與燙髮等

目前尚無足夠證據顯示美髮產品與子宮內膜癌之間的關聯。 有一項回溯性研究曾討論某些美髮產品與子宮體癌(包括子宮內膜癌)之間可能存在的關聯。

 

預防癌症的臨床試驗目的是研究如何預防癌症的方法

預防癌症的臨床試驗,其目的是研究如何降低罹患某些類型癌症的風險。一些預防癌症的臨床試驗納入可能有或可能沒有癌症風險的健康受試者,而其他預防性試驗則是針對曾罹患癌症的患者,預防癌症復發或再次發生新的癌症。

一些預防癌症的臨床試驗目的是在了解人們採取的行為是否能預防癌症。這些行為可能包含多攝取水果與蔬菜、運動、戒菸,或服用某些藥物、維生素、礦物質或保健食品等。

 

預防子宮內膜癌新方法的臨床試驗

您可以前往NCI網站-臨床試驗網頁,或ClinicatTrials.gov網站查詢,也可以詢問您的主治醫師是否有此類臨床試試。

Available at:
https://www.cancer.gov/types/uterine/patient/endometrial-prevention-pdq.
Accessed <05/06/2025> [PMID: 26389201]

馬偕紀念醫院腫瘤個案管理小組組長 蔡青芬 協助校稿

更新日期:2025.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