篩檢測試如何成為標準測試


 

研究的結果可以幫助醫生決定篩檢測試可以用為標準的檢查測試

臨床試驗(實際的人體研究)和其他類型的研究是為了要證實癌症篩檢測試的安全性,準確性和是否具有效果。當搜集到足夠的驗證,能夠證實篩檢測試是安全、 準確和具有效果的,篩檢測試就可以成為一般標準檢查項目。 以下的例子就是這些癌症篩檢測試都曾經經過研究階段,而現在都成為標準檢驗項目:

● 檢測大腸癌的結腸鏡檢查

● 檢測乳癌的乳房X光檢查

● 檢測子宫頸癌的子宫頸抹片檢查

 

進行不同類型的研究來學習癌症的篩檢

癌症篩檢試驗是為了研究出新的方法,能夠在癌症症狀出現之前就能診斷出癌症。 篩檢試驗也是為了找出比現今的檢驗更準確或能更早檢測出癌症的方法,或是更簡易、安全和省錢的方式。篩檢試驗也是設計來找出癌症篩檢測試可能帶來的益處或傷害,不同的臨床試驗就是用來學習研究癌症的篩檢測試。

最有效力的證據來自臨床試驗的研究,然而並不是所有關於篩檢的問題都可以透過臨床試驗來解答,其他類型的研究對篩檢測試的安全、準確和是否具效果性, 也可以提供有用的資訊。

 

以下是不同類型的研究方式是用於搜取癌症篩檢的測試:

■ 隨機對照試驗

隨機對照試驗可以對癌症篩檢測試是否安全、準確和具效果性,提供最有力的根據。在這些試驗中,自願者被隨機分配(僅憑偶然性)到兩組或多組中的一組。這一組的人(控制組)可能被指定接受某項標準檢驗,或不接受任何檢驗。其他組的人則被指定接受新的篩檢測試,進而比較這些組別的結果,以確認新的篩檢測試是否比標準的檢測方法要好,同時也看是否附有任何具傷害性的負作用。

以隨機分配方式分組,意味每組可能會很相似,而且試驗結果不會因為人為選擇和其他因素被影響。

 

■ 非隨機對照試驗

在非隨機對照研究中,自願者不是被隨機(偶然性)分配到不同的組。他們選擇自己想要的組別,或是由研究的領導控制者進行分配。比較起隨機對照研究的結果, 這類非隨機對照研究所得出的證據比較不具有說服力。

 

■ 世代研究

世代研究是透過時時針對一大群人進行跟進調查。這一群人被分配成組,稱為群體,分配的原則是根據這一群人是否接受過某種治療,或曝露於某些物質。在世代研究中,研究者會在某些結果(例如罹患癌症或死亡)出現後,進行資料的搜集與研究。例如世代研究可能對一群有定期接受子宫頸抹片試驗的女性進行跟進觀察,將她們分為兩組,一組是對人類乳突病毒(HPV)有陽性反應,另一組則是對此病毒呈陰性反應。經過時間的累積,世代研究的結果會呈現這兩組女性在子宫頸癌的患得率上如何的不同。

 

■ 病例對照研究

病例對照研究和世代研究相似,但是病例對照研究進行的時間比較短。他們並沒有包括對未來幾年的跟進調查,他們針對過去的追踪調查,取代對未來的跟進。 在病例對照研究中,研究者搜集從病例組(罹患某種特定疾病的民眾)的資料,並與控制組(沒有罹患某種特定疾病的民眾) 的資料進行比較。例如:有一組患有惡性黑色素瘤的患者,和另一組沒有患有惡性黑色素瘤的民眾,他們都會被詢問平時如何檢查他們的皮膚有無不正常生長現象,以及他們的檢查頻率。根據來自這兩組不同的答案,研究結果可能顯示自我檢查皮膚是一項有效的篩檢測試,可以減少惡性黑色素瘤的病例和減低此癌症的死亡率。

病例對照研究所得的結果證據和臨床試驗,或世代研究所得的結果相比,相對來說比較弱。

 

■ 生態型研究

生態型研究是對一整個族群的民眾進行資料搜集及報告,例如是一整個城市或一個國家的民眾。所報告的資訊是代表整個族群,而不是任何在這族群裡的個體, 這些研究可能可以提供一些證據關於篩檢測試是否具有效用。 生態型研究所得的結果證據,和臨床試驗或其他類型研究所得的結果相比,相對來說會比較弱。


 

■ 專家意見

專家意見是基於醫師的經驗或專家委員會或研究小組的報告,專家意見並未能對篩檢檢測的有效性提供有力的證據。


目前有一些癌症的篩檢檢測正在臨床研究中,如果您想更多了解這部分的資訊,可以前往 ClinicalTrials.gov 網站中查詢。
 

本文出處 :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Updated (August 19, 2020).

Available at : https://www.cancer.gov/about-cancer/screening/patient-screening-overview-pdq

文章更新日期 : 2021/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