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每年,疾病管制署(CDC)都會建議年齡在6個月及以上的人接種流感疫苗。如果您是癌症病人、癌症康復者或癌症病人照護者,若得到流感對您或您的親人來說都會更加危險。如果您有任何疑問,請與您的醫師討論接種疫苗的問題,確保您在今年秋季接種流感疫苗!
回答: 癌症的治療會減弱免疫系統,讓癌症病人增加更多可能得到流感的風險。這些風險問題包括脫水、鼻竇和耳部感染、支氣管炎(即肺部支氣管發炎),更嚴重的問題包括肺炎、敗血症(因感染引發的一種身體的危險反應),以及心臟、大腦或肌肉組織的發炎。
回答:接種流感疫苗的最佳時間是在九月和十月。成年人應避免在7月或8月過早接種疫苗,因為在流感季節的晚期,因此可能會減少保護力。
在流感季節接種疫苗永遠不嫌太晚,而雖然在流感好發的末期接種疫苗仍然是有幫助。
流感疫苗對大多數癌症病人是安全的。但是,如果你目前正在接受免疫治療、放療或化療,或者剛接受移植手術,在注射流感疫苗之前,請詢問您的醫師。他們會幫助你確定注射流感疫苗的最佳時機,這樣你就可以在不影響癌症治療的情況下獲得最佳保護。
回答:雖然流感疫苗不能保護您免於受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的感染,但專家提醒告訴我們今年接種流感疫苗更重要的是,它能減少生病、住院和死亡的風險。今年癌症病人更應該施打流感疫苗,因為他們可能有比一般人有更高風險同時得到流感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COVID-19)。而今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流行和流感季節重疊,注射流感疫苗可以減輕醫療系統的負擔。
關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流行期間癌症病人應該知道的資訊,您可以詢問您的醫師與醫療團隊。
回答:接種流感疫苗只是預防流感傳播的第一步,以下是您可以幫助阻止疾病傳播的一些其他方法:
回答:政府採購的疫苗皆符合我國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查驗登記規定,且經其核准使用/進口,安全無虞。
疫苗與其他任何藥品一樣有可能造成副作用,包括接種後可能會有注射部位疼痛、紅腫,少數的人則會有全身性的輕微反應,如:發燒、頭痛、肌肉酸痛、噁心、皮膚搔癢、蕁麻疹或紅疹等,ㄧ般會在發生後1-2天內自然恢復。嚴重的副作用,如立即型過敏反應,甚至過敏性休克等不適情況(臨床表現包括呼吸困難、聲音沙啞、氣喘、眼睛或嘴唇腫脹、頭昏、心跳加速等),發生機率非常低,若不幸發生,通常於接種後幾分鐘至幾小時內即出現症狀。其他曾被零星報告過之不良事件包括神經系統症狀(如:臂神經叢炎、顏面神經麻痺、熱痙攣、腦脊髓炎、以對稱性神經麻痺為表現的Guillain-Barré症候群等)和血液系統症狀(如:暫時性血小板低下,臨床表現包括皮膚出現紫斑或出血點、出血時不易止血等)。除了1976年豬流感疫苗、2009年H1N1新型流感疫苗與部分季節性流感疫苗經流行病學研究證實與Guillain-Barré症候群可能相關外,少有確切統計數據證明其他不良事件與接種流感疫苗有關。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回答:
1.已知對疫苗的成份有過敏者,不予接種
2.過去注射曾經發生嚴重不良反應者,不予接種。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A:
1.發燒或正患有急性中重疾病者,宜待病情穩定後再接種。
2.出生未滿6個月,因無使用效益及安全性等臨床資料,故不予接種。
3.先前接種本疫苗6週內曾發生Guillain-Barré 症候群(GBS)者,宜請醫師評估。
4.已知對「蛋」之蛋白質有嚴重過敏者,可在門/住診由熟悉處理過敏症狀之醫事人員提供接種,並於接種後觀察30 分鐘,無不適症狀再離開。
5.其他經醫師評估不適合接種者,不予接種。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回答:
1.接種疫苗後有相當小的機率會發生立即型過敏反應,並導致過敏性休克。為了能在事件發生後立即進行醫療處置,接種疫苗後應於接種單位或附近稍做休息,並觀察至少30分鐘以上,待無不適後再離開。
2.使用抗血小板或抗凝血藥物或凝血功能異常者,施打後於注射部位加壓至少2分鐘,並觀察是否仍有出血或血腫情形。
3.接種後應注意有無持續發燒(超過48小時)、呼吸困難、心跳加速、意識或行為改變等異常狀況,如有不適,應儘速就醫,告知醫師相關症狀、症狀發生時間、疫苗接種時間,以做為診斷參考,並通報當地衛生局或疾病管制署。
4.完成疫苗接種後,雖可有效降低感染流感病毒的機率,但仍可能罹患其他呼吸道感染,故仍請注意個人衛生保健及各種預防措施,維護身體健康。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