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癌症治療後的晴天霹靂 – 第二種癌症!

2019.8.10 新聞資訊


我們在照護線上已經討論過許多種的癌症,並提到如何早期注意到症狀,與安排適當的定期檢查。而當現在早期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策略生效後,罹患癌症不再是與宣判死刑畫上等號,愈來愈多的患者能靠著治療挺過癌症。

大家都聽過許多抗癌成功、並改變人生的故事吧!然而你有沒有遇過癌症患者再度遇上癌症呢!

「怎麼可能?」或許你會問:「得過一次不是就把生病的扣打用完了嗎?」

其實老天爺並不會注定一個人一生只會得一次癌症。不管是因為這人有罹癌的危險因子,或因為治療影響,都可能讓人再度面臨危機。

先說明一下,假使是同樣的癌症再度侵襲身體,我們會稱為「癌症復發」,這不是今天討論的重點。我們要說的是罹癌患者在治療後發現另外一種新的癌症跑出來做亂,是「第二種癌症」,並把重點放在成人的第二個癌症。

首先我們來想想,
為什麼會跑出第二個癌症?

● 自身習慣
在過去我們提到癌症的危險因子時,大家會發現有很多因素是共通的,例如體重過重、接觸菸草過量酒精等致癌物,都是許多種癌症的危險因子。

所以當一個人因為長期抽菸,他可能會因而罹患口腔癌。那菸草只會影響口腔嗎?錯!直接暴露於菸草的器官組織都會容易受到傷害,因此菸草與咽喉癌、口腔癌、食道癌、肺癌都有關係,因此這位患者雖然治療完口腔癌,後來還是有可能得到肺癌、咽喉癌、或食道癌的。


菸草的影響不僅於此。除了這些位於鼻腔、口腔、呼吸道附近的組織器官會直接暴露到菸草致癌物之外,菸草也會提高一個人罹患乳癌、膀胱癌的機率啊!因此假使一個慣性抽菸者得到膀胱癌,也是有可能在治療痊癒後,再被發現食道癌或肺炎。
所以當擁有某些不良習慣,不僅會帶來第一種癌症,還可能增加第二種癌症的機會。


● 環境
除了自身習慣以外,環境污染亦是值得注意的致癌因子。台灣早期自來水尚未普及前,布袋、學甲、北門等區因民眾攝取含砷量過高的地下水而罹患烏腳病,而砷中毒也可能引發皮膚癌、肝癌、膀胱癌、和肺癌。

位於台灣污染河川下游的西南沿海鄉鎮,目前仍深受環境汙染之害。沿著台17線濱海公路的布袋、北門、安南、彌陀、梓官等鄉鎮,都位於受汙染的河川下游,這些鄉鎮的居民因而承受癌症的高發生率、高死亡率,或擁有第二個、第三個癌症。



● 基因來搗蛋

乳癌基因BRCA1和BRCA2會大幅增加罹患乳癌、卵巢癌、和其他癌症的機率。因此如果一位女士因帶有BRCA1乳癌基因而得到乳癌時,之後另外一側乳房也可能跑出乳癌,或是卵巢也可能跑出癌症。知名好萊塢女星安潔莉娜裘莉就是因為本身帶有乳癌基因而決定先做雙側乳房切除與卵巢切除來確保身體健康。

而另外一個狀況被稱為「遺傳性非息肉大腸直腸癌」(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 syndrome,名字好長,多簡稱為HNPCC)。這個病從名稱上就可以知道是「具有遺傳傾向的癌症」。臨床上HNPCC可以被分成不同的亞型,除了大腸癌之外,有的亞型還會此人得到子宮內膜癌、膀胱癌、胃癌、卵巢癌、胰臟炎等癌症的機會。



● 源自於第一種癌症的治療

治療癌症時,醫師常常會端出幾種武器:手術、化學治療、放射治療、標靶治療……而化療、電療等治療方式也可能帶來第二種癌症的風險。

首先我們來說放射治療

提到放射線,有人可能會同時想到終結二次大戰的那兩枚原子彈,當時在爆炸中存活的日本人,後來一一出現毛病,讓人知道過量輻射不僅存在立即的危險,還可能帶來後續的不良反應。

放射治療的五到九年後,患者可能出現血液型癌症。包含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症(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急性骨髓性血癌(AML)、慢性骨髓性血癌(CML)、急性淋巴性血癌(ALL)幾種。如果骨隨暴露於輻射的程度愈大,治療愈頻繁、單次劑量愈大、和治療時間長,都更有機會讓患者產生血癌。

除了血液型癌症外,放射治療也會導致實質固態瘤的產生,但時間上會比較晚發生,可能距離之前的放射治療已經超過十年,甚至十五年以上了!

實質固態瘤會不會發生同樣與放射治療的劑量有關係。另外還與治療部位和年紀有關!

像有些組織器官,例如甲狀腺和乳房,對輻射線比較敏感,假使放射治療時會照到乳房、照到甲狀腺,之後長出乳癌或甲狀腺癌的機率就比較高。

還有,愈年輕接受放射治療,會比較容易生成第二種癌症。研究發現假使是兒童時期接受放射治療,之後出現乳癌的機率比較高(比較起成人時接受放射治療者)。如果是四十歲以上接受放射治療的話,就不太會增加之後罹患乳癌的機會了。


接下來談化學治療


雖然我們這個治療方式統稱為化療,但要先了解所謂的「化學治療」裡包含了許多種不同的藥物選擇。目前確定化療會增加血液型癌症,像急性骨髓性和淋巴性血癌等的機會,而且機率比放射線治療影響更大。

例如「烷化劑(Alkylating agents)」類型的藥物,會影響細胞的DNA,之後會引起骨髓增生異常,讓患者發生急性血癌。治療愈久、劑量愈高、短時間內給的劑量愈多,就愈容易出現這樣的副作用。萬一屬於這類由烷化劑化學治療後觸發的血癌,大約從治療後兩年就可能出現急性血癌的症狀,而治療後5到10年發生的機率最高。之後就逐漸降低。遺憾的是,目前面對這類狀況缺乏有效的治療方式。

「含鉑藥物(Platinum-based drugs)與烷化劑攻擊癌細胞的作用類似,後來也有引發血癌的機會,同樣是劑量用愈高,後來患者得到血癌的機會愈大。假若患者同時接受放射線治療,還會再升高血癌發作的機會。這類的血癌同樣難以治療。


第三種藥物是「Topoisomerase II inhibitors」,這會阻止細胞修復DNA,這類藥物比烷化劑更快會引發急性血癌,平均是藥物治療的兩三年之後發生。但比起用烷化劑後的血癌好治療一些,對現存藥物較有反應。


最後大家一定很想知道,號稱比較不會亂殺無辜的「標靶治療」,是否也會引起第二種癌症的機會呢?目前所知的是用來治療黑色素癌的藥物,是有機會增加患者後來罹患鱗狀皮膚癌機會的。


所以看完這篇,我們該知道哪些take home message呢?

如果你有不良的生活習慣,盡量改變吧!有壞習慣不僅增加你罹患第一種癌症的機會,還增加罹患第二種癌症的機會。

生活中該做的事情是

★ 遠離菸草

★ 維持適當的健康體重

★ 生活中少坐多運動

★ 吃的健康,避免飲食陷阱

★ 喝酒的話不要過量

第二種癌症的出現與不良習慣、環境、基因、和癌症治療方式都有關係。請向醫師諮詢自己該做哪些定期的篩檢,並按照安排定期門診追蹤,才能掌握自己的身體狀況。



本文由「照護線上」授權轉載,原文出處:癌症治療後的晴天霹靂 – 第二種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