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27 專業新知
文:Lily Lien / 台灣癌症資訊全人關懷協會
根據2024全球癌症報告, 大約有1/5的人一生中會罹患癌症,幾乎每個人都會認識一位患有癌症或死於癌症的朋友或親人。
50-80%的癌症病人會出現體重減輕的現象, 即為癌症惡病質。癌症惡病質是指癌症影響食慾,導致病人無法攝取足夠的食物並且導致體重、骨骼肌和脂肪減少。惡病質可導致疲勞、功能障礙、化療相關毒性增加、生活品質不佳和存活率降低,進一步可能會危及生命。過往研究也顯示,癌症惡病質導致20~60%的癌症病人死亡, 並且是癌症中心和家庭治療中最具挑戰性的癌症相關疾病之一。
癌症惡病質的病人,如果沒有得到很好的評估和處理,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功能障礙、身體不適以及生活品質不佳,影響照護者與家人,以及病人的癌症治療、治療反應不佳和生存期縮短等等。
應對癌症惡病質可能採用的方法如下:
營養補充:
向營養師尋求建議,為病人和照護者提供實用且安全的餵食建議,有關高蛋白、高熱量、營養豐富的食物的教育,流行飲食和其他未經證實或不確定療效飲食則應避免。
此外,衛生工作者不應常規提供腸內管飼或腸外營養來控制晚期癌症病人的惡病質。短期腸外營養試驗可能會提供給經過精心挑選的一些病人,例如患有可逆性腸阻塞、短腸症候群,或其他導致吸收不良的問題但在其他方面相當健康的病人,在生命即將結束或停止前先開始的管飼是適當的。
藥物改善:
目前全球只有一款針對惡病質的藥物——Anamorelin(阿那莫林)在日本上市。它可以短期內改善病人的食慾,但由於無法實質性地改善病人肌肉力量、提高生存率,暫未在歐盟和美國獲得批准。今年ESMO 大會,針對癌症惡病體質,開發中的藥物ponsegromab的二期臨床數據結果正向,此抗體候選藥物能有效抑制與惡病質相關的GDF-15,有機會進一步改善病人的體重與生活品質。
臨床醫師可能選擇不提供治療癌症惡病質的藥物,醫護人員可能會為食慾不振和/或體重下降的病人提供黃體激素類藥物或皮質類固醇的短期試驗,增加病人食慾、減緩身體組織持續地耗損,再佐以短期的類固醇與促進腸胃道蠕動藥物,透過少量多餐方式補充營養與卡路里,維持體重不降,才能有更多的治療選擇。讓病人比較能承受抗癌藥物可能產生的副作用,減少感染風險,提升存活率。藥物的選擇和治療持續時間應取決於治療目標和風險與益處的評估。
對於照護者,嘗試以一種充滿愛、無壓力的方式與病人進行交流是很重要的,像是詢問病人是否能想到甚麼味道不錯的東西? 是否想要一點食物,X 或Y或Z嗎…等類似的作法。如果病人表達甚麼都不想要, 嘗試幾個小時以後再試一次。更頻繁地提供少量食物比帶來完整的餐盤更容易被接受。從病人獲取線索很重要, 過多的壓力容易導致病人吃的比原來可能吃的還要少,並且對於強迫進食的人員產生負面情緒。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