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胰臟癌首度進十大癌症!年輕病人增加 名醫揭2早期警訊

2023.11.13 新聞資訊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發布於 11月10日

2021年國人十大癌症發生率今日(11/10)公布,胰臟癌首度進榜排名第十位。台大名醫分析,可能跟55歲以下病人增加有關,台灣跟美國一樣出現胰臟癌年輕化,提醒如50歲以後才得糖尿病、體重減輕,可能是早期症狀快就醫,晚期症狀為黃疸、莫名腹痛或背痛、急性胰臟炎。

 

全球知名三大男高音之一帕華洛帝、「時尚老佛爺」卡爾拉格斐均因胰臟癌病逝,體育主播傅達仁則不堪病痛折磨,遠赴海外求善終。不過,台大醫院一般外科主任、胰臟癌權威田郁文表示,胰臟癌年輕病人越來越多,根據美國資料,15%有家族史,其他可能跟生活方式西化有關。

 

田郁文說,胰臟癌不容易早期發現,台灣跟美國一樣,半數病人確診時已經第4期轉移出去,無法開刀尚未轉移的大概占25-30%,第1-2期能夠開刀的僅20-25%。

 

胰臟癌有哪些症狀?田郁文說,第一,很多病人都會血糖升高,第二型糖尿病通常30-40歲就得到,如果50歲以後才得糖尿病,可能是胰臟癌造成。根據美國研究,出現明顯胰臟癌症狀之前2-3年,可能血糖就開始變化。

 

血糖升高之後,第2個症狀是體重逐漸減輕,在明顯胰臟癌症狀出現前1年,體重慢慢減輕。晚期症狀則是黃疸、腹痛、背痛、急性胰臟炎,多數人出現晚期明顯症狀才診斷出來。

 

田郁文直言,等到有明顯症狀才診斷出胰臟癌,僅20%能夠開刀,5年存活率只有10%,若能早期發現,治療效果會好很多。如果知道有遺傳基因或家族史,及早定期檢查,根據美國資料,在沒有症狀的情況下檢查出胰臟癌,5年存活率可達70-80%。

 

家族史是胰臟癌最主要的危險因子,因此,田郁文建議,胰臟癌病人的一等親去做遺傳基因檢測,遺傳基因檢測須自費3萬元左右,如果檢測出罹患胰臟癌的機率高,再進一步做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如果有發現異常,接著再去做內視鏡超音波。

 

田郁文表示,治療胰臟癌必須開刀加上化療,現在也有一些標靶治療、免疫治療,可是免疫治療對胰臟癌有效的機會只有1-2%,而且必須自費。


ↀ資料來源連結
(延伸閱讀)看更多胰臟癌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