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癌王「胰臟癌」的症狀與警訊

2023.2.14 專業新知

文:Lily /台灣癌症資訊全人關懷協會

 

胰臟是位於胃後面的曲棍球棒狀小腺體。胰臟有助於消化食物並調節體內的血糖水平。胰臟參與維持血糖量,因為它會產生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這兩種激素可以控制血糖水平。當胰臟細胞突變導致它們增殖失控時,會產生大量組織,有時是良性的,一旦腫塊是惡性的,就是胰臟癌。

 

胰臟癌有兩種類型的腫瘤:外分泌腫瘤或神經內分泌腫瘤。93% 的胰臟腫瘤屬於外分泌腫瘤,稱為腺癌。最常見的類型始於胰腺導管,稱為導管腺癌。

其餘的胰臟腫瘤約佔總數的 7%,為神經內分泌腫瘤,也稱為胰島細胞癌,是一種非常罕見的癌症。

 

我們常聽到胰臟癌是一種「沉默的疾病」,主要因為早期沒有太多明顯的症狀,往往發現時已經是晚期。目前還沒有特定的檢測可以可靠地為沒有症狀的人發現胰臟癌。當人們確實出現相關症狀時,也通常與其他疾病(如潰瘍或胰臟炎)的症狀相似。隨著癌症的進展,症狀可能包括:

(1)皮膚發黃(包括牙齦和內唇發黃)和/或眼睛、尿液變黑、瘙癢和粘土色大便,這些都是膽管阻塞引起的黃疸的跡象。
 

(2)上腹部、背部或手臂疼痛

(3)由於血凝塊導致手臂或腿部疼痛腫脹

(4)胃部有燒灼感或其他胃腸道不適

(5)胃脹氣

(6)漂浮和/或油性大便,氣味特別難聞,並且由於身體不能很好地消化脂肪而導致顏色不尋常

(7)虛弱

(8)食慾不振

(9)噁心和嘔吐

(10)發冷和出汗

(11)發熱

(12)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

 

台灣每年胰臟癌發生人數大約2,500~3,000人,而每年死亡人數也逼近這個數字(2020年為2,450人),在國人癌症發生率的排名中,男性為第十位、女性為第十四位。年長、吸菸、肥胖、糖尿病、慢性胰臟炎或胰臟炎症、胰臟癌家族史和某些遺傳綜合都是已知的風險因素。

 

延伸閱讀:認識胰臟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