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5.9
新聞資訊
美國衞生部長(the U.S. Surgeon General) 在今年一月發佈的酒精與癌症咨詢報告中特別呼籲強化針對” 飲酒易致癌”的民眾教育宣導。這份極具影響力的公衞宣示更建議所有含有酒精的飲料應該標示飲酒易致癌的警語。1964年的美國衞生部長也同樣宣示吸菸易致癌的警訊,隔年美國國會通過法令嚴格要求在所有香菸盒包裝上明顯標示吸菸致症的警語。
世界衛生組織(WHO)早在2007年已經將酒精及酒精所產生的乙醛認定為對人體最危險的一級致癌物。乙醛的暴露及累積在體內會危害健康並大幅提升罹癌風險。特別是五億四千萬東亞人特有的酒精不耐症,更容易讓患者暴露在酒精所引起的各種癌症及健康風險。台灣49%的民眾喝酒易臉紅便是患有此遺傳性的酒精不耐症, 無法正常代謝酒精。台灣酒精不耐症的盛行率不但是全球最高,更造成台灣為飲酒所引起的癌症和疾病的高負擔國家。根據研究,歐美國家平均每25位癌症病患就有一位是因為飲酒所引起的,而在東亞國家包括台灣平均每10位癌症病患就有一位是因為飲酒所引起。亦即台灣全國每年所有癌症病人中10%是可歸因於飲用酒精所導致。值得注意的是飲酒並沒有安全的量,也不分種類,即便少量飲酒也會顯著提高罹癌風險。酒精使用所引起的各種疾病和癌症是可以預防,這也突顯改變生活飲食習慣、避免飲酒、衞教宣導和酒精代謝基因篩檢的重要性。
酒精會引起人類兩百多種不同的疾病,包括常見的肝炎、肝硬化、胰臟炎、心血管疾病、失智、肺結核及口腔癌、咽喉癌、食道癌、胃癌、肝癌、大腸直腸等常見消化道癌症和女性乳癌。根據WHO 年報,酒精的使用導致全球每年三百萬人死亡。不當酒精使用不但造成各類的社會問題包括酒駕、暴力事件、自殺、工作意外事故、酒精成癮等,同時也對全民健康造成鉅大傷害和醫療資源的負擔。
資料來源:台灣酒精不耐症衞教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