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癌症年輕化! 20-34歲罹癌率創新高

2023.9.11 新聞資訊

國人健康頭號殺手「癌症」,過去常發生於年長者,但近幾年越來越多年輕人被診斷出癌症。而年輕人罹癌,因為年輕,好得快,但也會因為細胞活性高,導致惡化更快速。國內外專家學者認為,罹癌年輕化,和不良生活作息、精緻飲食,以及大環境汙染,息息相關。

 

鼻咽癌患者 Kewei:「工作一年,我就去紐西蘭,就是打工度假,這是我,喝酒喝到臉都紅了。」

 

繽紛照片記錄著,20多歲的自己在國外生活有多亮麗多彩,但前途似錦的未來,卻在26歲硬生生被打亂。

 

鼻咽癌患者 Kewei:「工作的時候就會流鼻血,然後就慢慢地越來越頻繁,後來脖子就摸到腫腫的,右邊這邊,然後那時候就有視訊爸爸,他說一定是夏天 澳洲夏天很熱,你可能買點退火的喝。」

 

症狀沒有改善,Kewei決定回台灣一趟,才發現硬塊是腫瘤,鼻咽癌已經在三期末。

 

鼻咽癌患者 Kewei:「怎麼會那麼年輕得癌症,而且我們家族沒有一個人得過癌症。」

 

年紀輕輕又沒有家族史,也罹癌,國內癌症發生率正在年輕化,比較30年來,40歲以下每10萬人發生率,每十年就會跨個十位數,1990年將近25人,2000年爬升到43人,2020年更超越6字頭。

 

台北慈院放射腫瘤科醫師 常佑康:「(臨床上)就年輕族群,比如說,本來100個人裡面,可能是5個6個(罹癌),那現在可能會多到10個出頭。」

 

鼻咽癌患者 Kewei:「在澳洲或紐西蘭那時候,吃三明治、漢堡,都是肉類,香腸、烤的,然後就配酒,因為這樣長期下來,可能3年4年下來,我想說會不會是這樣累積,造成我們的基因突變。」

 

國際金融時報分析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數據,20到34歲癌症發生率也創30年新高,研究人員推測,是生活影響體內微生物菌相。

 

陽明交大微免所助理教授 高正彥:「特定的時間點、特定的情況下,那裡面的細菌的所有集合體,那我們就把它叫做菌相,這個裡面可能有一些好菌,如果它(好菌)多的情況下,它可以放出代謝物質,就降低發炎的一些反應,如果壞菌多的話,那它可能沒有辦法放出那麼多好的代謝,那可能就會導致癌症。」

 

破壞菌相平衡原因很多,年齡、環境、飲食、疾病、壓力等等,但也有醫師認為,菌相和疾病的因果關係有待確認。

 

台北慈院放射腫瘤科醫師 常佑康:「到底是這些病人的微生物菌相導致他得癌症,還是他是得癌症之後菌相才改變,這個其實一個橫斷性的研究,是沒有辦法回答這種問題。」

 

不過可以確定的是,生活壞習慣、壓力,到大環境汙染,的確都是致癌因子,或許我們從胎兒時期就接觸許多致癌物質,但這不代表沒有後路可退。

 

癌症基金會執行長 賴基銘:「(癌症)它一定會經過基因的突變,累積基因的突變,最後變成癌前病變,最後才變成癌症,絕對是都經過兩個三個階段是跑不掉的,(形成癌症)平均都是20年。」

 

台北慈院放射腫瘤科醫師 常佑康:「(比如)血癌這種疾病,因為造血幹細胞本來就規律在分裂,所以是有報告,它可能在不到10年之內就會癌化,就是它接觸到致癌物質,開始產生突變之後,但是其他的腫瘤,其實大部分都是要超過10年。」

 

好細胞變成癌細胞,需要累積13個基因突變,是條漫漫長路,醫師更表示,有七成癌症發生都和生活型態有關,所以想遠離癌症,即刻起改掉壞習慣。


ↀ資料來源連結
(延伸閱讀)看更多癌症預防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