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驚!92%癌症病人會出現癌因性疲憊

2021.1.27 新聞資訊

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乳癌長年高居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之首,也讓女性聞之色變!據國民健康署最新癌症登記報告,乳癌每年新增逾1萬4000例,平均每天新增38位乳癌確診病患。雖現已有篩檢與治療方式,不過疾病本身、治療過程的種種不適症狀,給予病患和家屬極大壓力;根據統計,有92%的癌症病人,有癌因性疲憊症的症狀。

40多歲的王媽媽(化名),家中小孩正值最活潑的年紀,卻於此時確診乳癌第4期,無法陪伴家人,加上化療引起的極度疲憊,讓她與家人都身心俱疲,所幸醫師針對疲憊症狀提供藥物治療,她恢復了體力完成癌症療程。目前該款藥物已納健保,幫助乳癌4期患者緩解疲憊症狀,抗癌不中斷。


醫護界編訂的癌因性疲憊症之臨床治療指引,提高病人與醫護人員對癌疲憊的重視。(圖/懷特生技提供)

癌症治療常伴隨著相當多的不適症狀,當中的「癌因性疲憊症(CRF)」已被列入國際疾病分類ICD-10,是化放療過程最常見的症狀之一,超越睡眠困難、疼痛、食慾不振、憂鬱等。據台灣癌症安寧緩和醫學會統計,包含乳癌在內,我國高達92%的癌症病人,有癌因性疲憊症的症狀,其中4分之1已達需藥物治療的中重度疲憊程度。若未妥善處理,很容易導致癌症療程被迫中斷。

台灣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基隆長庚癌症中心主任王正旭表示,癌症本身以及治療過程,都會給病患帶來極大的疲憊,若不妥善處理,可能出現病人累到不願再接受治療,或因為本身相關數值低下,導致無法繼續治療等狀況,進而降低治療效果。

王正旭說,由台灣癌症安寧緩和醫學會、台灣腫瘤護理學會合作編訂的《癌因性疲憊症之臨床治療指引》,內容以疲憊量表來評估癌症疲憊,小於4分屬於輕度疲憊,可透過運動、能量分配、營養飲食等「非藥物治療」來改善。若為4分以上,意即中重度疲憊以上程度,該治療指引便建議加上藥物治療。

王正旭說,癌因性疲憊過往並沒有很好的治療藥物,所幸現在我國自行研發出適應症藥物,並經臨床證實效果,讓癌友有了新的抗癌利器。如王媽媽因化療帶來的疲憊,常無法陪小孩去比賽,某次接觸到相關報導後,主動提出接受癌因性疲憊症的治療要求,經醫師給予藥物治療後,疲憊狀況確實大幅緩解。


ↀ資料來源連結
(延伸閱讀)看更多癌因性疲憊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