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位於胸腔內一對錐形呼吸器官。肺是在您呼吸時將氧氣帶入體內;當您吐氣時,肺會釋放二氧化碳,這是人體細胞的代謝廢物。每個肺都有稱為葉的部分。左肺有兩個肺葉,右肺稍大,有三個肺葉。兩條稱為支氣管的管道,從氣管通向左右肺。肺癌也可能在肺的肺葉內部支氣管中或肺泡的微小氣囊,以及稱為肺葉細支氣管的小管道中形成。
一層稱為胸(肋)膜的薄膜覆蓋著每個肺的外部,分成內層臟層肋膜外層頂層肋膜,並襯在胸腔壁的內側,形成一個稱為胸膜腔的囊袋。胸膜腔通常含有少量液體,有助於肺在呼吸時在胸腔內順暢移動。
肺癌主要有兩大類型:非小細胞肺癌和小細胞肺癌。非小細胞肺癌比小細胞肺癌更常見。
每種類型的非小細胞肺癌都有不同類型的癌細胞,每種類型的癌細胞其生長與擴散的方式不同。非小細胞肺癌的類型是根據癌症中發現的細胞種類,以及這些細胞在顯微鏡下的外觀來命名的:
較少見的非小細胞肺癌類型,包括腺鱗狀細胞癌、肉瘤樣癌、唾液腺癌、類癌腫瘤,以及未分類的癌症。
資料來源:“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Treatment–Patient Version was originally https://www.cancer.gov/types/lung/patient/non-small-cell-lung-treatment-pdqpublished by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土城長庚醫院主治醫師 廖宗琦協助校閱
更新日期:2025.09.03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報告,民國111年,肺、支氣管及氣管惡性腫瘤發生個案數占全部惡性腫瘤發生個案數的13.80%,當年因此惡性腫瘤死亡人數占全部惡性腫瘤死亡人數的19.36%。發生率的排名於「男性為第2位、女性為第2位」;113年癌症死亡率的排名於「男性為第1位、女性也為第1位」。
診斷依據與組織型態:男、女性患者的組織形態分布,均以腺癌最多,分別占男性個案之59.63%,女性個案之88.43%。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111年癌症登記報告
吸菸是非小細胞肺癌的主要危險因子。
肺癌是由肺細胞功能上的某些變化引起的,特別是細胞如何生長和分裂成新細胞的方式。有許多危險因子會罹患肺癌,但許多危險因子並不會直接導致癌症,而是增加了細胞 DNA 損傷的機率,進而可能導致肺癌
危險因子是指任何會增加罹患疾病機會的因素。有些肺癌的危險因子,如吸菸是可以改變的,然而,危險因子也包括一些無法改變的因素,例如您的基因、年齡,以及家族史。了解肺癌的危險因子可以幫助您做出改變,從而可能降低您罹患肺癌的風險。
現在或過去吸菸是導致肺癌的最重要危險因子。吸菸、煙斗或雪茄都會增加罹患肺癌的風險。開始吸菸的年齡越早、吸菸的頻率越高、吸菸的年數越長,罹患肺癌的風險就越大。
罹患肺癌的其他危險因子,包括:
年齡大是大多數癌症的主要危險因子,隨著年齡增加,罹患癌症的機率也會增加。
擁有一個或多個這些危險因子並不一定代表您會罹患肺癌。許多有危險因子的人從未罹患肺癌,而一些沒有已知危險因子的人卻罹患了肺癌,如果您認為自己可能有罹患肺癌較高的風險,請與醫師談論。
當吸菸與其他危險因子同時存在時,則會增加罹患肺癌的風險。
此外,在台灣,國人以肺腺癌居多,肺腺癌的原因是多元的,但肺腺癌很多人是不吸菸的。二手菸、空氣污染、家族遺傳、職業暴露和基因突變也扮演著重要角色,此外,生活習慣和飲食也可能增加罹患風險。
有肺癌家族史的人,罹患肺腺癌的風險較高。
基因突變也可能增加罹患肺腺癌的風險,特別是EGFR基因突變在亞洲患者中特別常見。
長期暴露於石綿、氡氣、重金屬等有害物質的環境中,罹癌風險會增加。
過去罹患其他肺部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結核等,也會增加罹患肺腺癌的風險
資料來源:“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Treatment–Patient Version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by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土城長庚醫院主治醫師 廖宗琦協助校閱
更新日期:2025.09.03
有時肺癌不會引起任何徵兆或症狀。它可能在因其他狀況進行的胸部X光檢查中被發現。徵兆和症狀可能由肺癌引起,也可能由其他疾病引起。若您有以下情況,請尋求醫師諮詢與評估:
資料來源:“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Treatment–Patient Version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by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土城長庚醫院主治醫師 廖宗琦協助校閱
更新日期:2025.09.03
診斷非小細胞肺癌通常透過對肺部及其周圍區域進行的影像檢查。用於判斷癌細胞是否已經擴散在肺部及其周圍的過程稱為分期。檢測與診斷、對非小細胞肺癌的分期,其檢查通常是同時進行的。為了制定治療計劃,了解疾病分期以及癌症是否能透過手術切除是非常重要。
除了詢問您的個人和家族病史並進行身體檢查外,您的醫師還可能進行以下檢查與程序:
如果懷疑為肺癌,您將會接受切片檢查。可能會進行的切片類型,包括:
內視鏡超音波(EUS)是一種超音波檢查,可用於引導肺、淋巴結或其他部位的FNA切片。EUS是一種將帶有光源與鏡頭的細長管狀儀器(內視鏡)放入體內,內視鏡末端的探頭會發射高能聲波反射到內部組織或器官並產生迴聲,迴聲形成人體組織的影像稱為超音波圖。
切片後,可能進行以下一項或多項的實驗室檢查,分析組織檢體:
這稱為分期,分期資訊決定疾病的階段並用於制定治療計劃。部分診斷檢查也可用於分期。
用來判定癌症是否已經擴散到胸腔內或身體其他部位的過程,稱為分期。從分期過程中收集到的資訊決定疾病的期別,了解分期對於制定治療計畫非常重要,一些用來診斷非小細胞肺癌的檢查,也會用來做為確定疾病的分期。
在分期過程中可能會使用到的影像檢查,包括:
您可能想尋求第二意見以確認您的非小細胞肺癌診斷與治療計劃。若您需要尋求第二意見,您需要取得第一位醫師的醫療檢查報告資料。第二位醫師會檢視病理報告、切片與影像資料。醫師可能同意第一位醫師的診斷與治療計畫,也可能建議調整治療方案,或提供更多關於您癌症相關的資訊。
資料來源:“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Treatment–Patient Version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by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https://www.cancer.gov/types/skin/patient/skin-treatment-pdq土城長庚醫院主治醫師 廖宗琦協助校閱
更新日期:2025.09.03
癌症分期指的是癌症在體內的擴散範圍,例如腫瘤的大小、是否已經擴散,以及離最初形成處擴散的距離。了解非小細胞肺癌的分期是很重的,因為它有助於制定最佳治療。
有多種癌症分期系統可以描述癌症的範圍。非小細胞肺癌分期通常採用TNM分期系統。您的病理報告中可能會用此分期系統描述癌症的狀態。根據TNM的結果,癌症會被劃分到一個期別(I、II、III或 IV,也可以寫作1、2、3或4)。當醫師與您討論診斷時,會用這些期別描述癌症狀態。
在隱藏期,癌症無法透過影像檢查或支氣管鏡檢查發現。癌細胞可在痰液或支氣管沖洗(從通往肺部的氣管內取出的細胞檢體)中發現癌細胞。癌症可能已經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
在第0期,在氣管內壁發現異常細胞。這些異常細胞可能會變成癌症並擴散到附近的正常組織。第0期可能是原位腺癌(adenocell carcinoma in situ,AIS)或原位鱗狀細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 in situ,SCIS)。
在第I期,癌症已形成。第I期細分為IA期與IB期:
或
癌症尚未擴散至淋巴結,並發現有以下一項或多項的情況:
第III期細分為IIIA期、IIIB期和IIIC期。
或
癌症已擴散至與原發腫瘤同側胸部縱膈腔淋巴結,有癌症的這些淋巴結位於肺內或支氣管附近。此外,也可能有以下一種或多種的情況:
或
癌症可能已擴散至與原發腫瘤所在同側胸部縱膈腔淋巴結的淋巴結,有癌症的這些淋巴結位於肺部或支氣管附近。此外,也可能出現以下一種或多種的情況:
或
腫瘤可以是任何大小:且癌症已擴散至原發腫瘤同側胸部縱膈腔淋巴結。有癌症的淋巴結位於氣管或主動脈周圍,或氣管與支氣管分叉處。此外,也可能發現有以下一種或多種情況:
腫瘤可以是任何大小:且癌症已擴散至原發腫瘤同側下頸部鎖骨上方淋巴結,或擴散至原發腫瘤反側胸部縱膈腔淋巴結。此外,也可能發現有以下一種或多種情況:
IV期細分為IVA期和IVB期
非小細胞肺癌復發是指癌症在治療後回來的情況。如果非小細胞肺癌復發,可能復發於腦、肺、胸腔或身體其他部位。醫師會進行檢查已確定癌症復發的部位,非小細胞肺癌的復發治療取決於復發的部位。
資料來源:“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Treatment–Patient Version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by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土城長庚醫院主治醫師 廖宗琦協助校閱
更新日期:2025.09.03
對於非小細胞肺癌的病人,有不同類型的治療方式。
罹患非小細胞肺癌的病人,有不同類型的治療可供選擇。您和您的癌症照護團隊將共同決定治療計畫,此計畫可能包含不只一種治療方式。治療方案會考慮許多因素,例如癌症的分期、您的整體身體狀況以及您的偏好。您的計畫會包括關於您的癌症資訊、治療目標、治療選項及可能的副作用,以及預計治療時長。
在治療開始前請與您的癌症照護團隊討論預期會有哪些狀況,這將會對您有所幫助。您需要了解治療開始前要做什麼、治療期間的感受,以及需要哪些的協助
以下是使用到治療的類型:
有四種類型的手術可用於治療肺癌:
醫師切除手術中可見的所有癌症後,有些人可能會在手術後接受化學治療或放射治療,以殺死殘留的癌細胞。術後為降低癌症復發風險而進行的治療稱為輔助治療。
放射治療是利用高能量的X光或其他形式的放射線來殺死或抑制癌細胞生長的一種治療癌症方法。放射治療有兩種類型:
若腫瘤位於呼吸道部位,則放射線會透過內視鏡直接送至腫瘤。
放射治療的給予方式取決於所治療癌症的類型與分期,也取決於癌症的部位。體外與體內放射治療都可用於治療非小細胞肺癌。
化學治療(簡稱化療)是使用藥物來阻止癌細胞生長,透過殺死細胞或阻止其分裂來達到效果。非小細胞肺癌通常是全身性的化療,意味著藥物會經由靜脈注射或口服給予。當藥物透過這樣給予時,它們會進入血液,抵達全身的癌細胞。
用於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全身性化療藥物,可能包括:
這些化療藥物可能會合併使用。上次也能能未列到其他會使用到的化療藥物。
化療也可以與其他治療方法一起併用,例如,它可以與放射治療或免疫治療藥物搭配使用。
標靶治療使用藥物或其他物質識別並攻擊特定癌細胞的治療方法。醫師可能會建議您做生物標記檢測,以幫助預測您對特定標靶治療藥物的反應。
用於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標靶治療藥物包括:Adagrasib、Afatinib、Alectinib、Amivantamab、Bevacizumab、Brigatinib、Capmatinib、Ceritinib、Cetuximab、Crizotinib、Dabrafenib、Dacomitinib、Entrectinib、Erlotinib、Everolimus、Gefitinib、Larotrectinib、Lazertinib、Lorlatinib、Necitumumab、Osimertinib、Pralsetinib、Ramucirumab、Repotrectinib、Selpercatinib、Sotorasib、Tepotinib、Trametinib。
腺癌的標靶藥物主要是針對特定的基因突變,例如EGFR、ALK、ROS1、BRAF等,來達到精準治療的目的。 這些標靶藥物可以有效抑制腫瘤生長,延長患者的存活期,並且相較於傳統化療,副作用通常較小。
以下是一些常見的肺腺癌標靶藥物:
EGFR 的基因突變
L858R 和19del (外顯子19 缺失) 都是「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 基基因突變,常見於肺癌細胞,導致癌細胞不受控制地生長。 L858R 是一種特定的點突變,而19del 則是外顯子19 上一段基因的缺失。 這兩種突變都屬於「EGFR 突變肺癌」的範疇,這類癌症通常對特定的標靶藥物治療反應良好。
EGFR 突變肺癌的背景
EGFR 的作用:EGFR 是一種蛋白質,正常情況下會促進細胞生長。
基因突變的影響: 當EGFR 基因發生突變時,癌細胞表面的EGFR 蛋白會大量增加,導致腫瘤不受控制地快速生長。
對EGFR exon 20插入突變的肺癌,目前有數種標靶藥物可供治療,例如amivantamab(Rybrevant)為雙特異性抗體藥物,能與EGFR結合並干預癌細胞生長,而sunvozertinib(Zegfrovy)則為美國首個獲批的口服靶向藥物。 這些藥物與傳統化療相比,能顯著延長病患的無惡化時間並降低死亡風險,為EGFR exon 20突變的患者帶來新的治療希望。
主要藥物種類
Amivantamab(Rybrevant):由嬌生集團研發的雙特異性抗體,可與EGFR及MET結合。
Sunvozertinib(Zegfrovy):Dizal Pharmaceutical研發的口服靶向藥物,是美國首個且目前唯一獲批用於EGFR Exon 20插入突變患者的口服藥物。
療效與副作用
抗體-化療複合體藥物 (ADC)是一類新興崛起的癌症創新型之治療藥物,將單株抗體的標靶藥物之特異性打靶標的能力,與化療的細胞毒殺作用相結合,加以付合成ADC之創新型之治療藥物。過去ADC由於載荷之化療效力不足且有效的藥物穿膜與滲透性較差,再加上藥物代動力學特性並不一致,早期ADC毒性甚大,療效也差。
然而隨著ADC技術的進步,將人源化單株抗體、可以裂解/血漿高穩定的連接子技術,以及在微小範圍內具有細胞毒殺性作用的有效載荷化療結合技術,與”旁觀者效應”之旁殺機制,使ADC作為一種新興崛起的癌症創新型之治療藥物。
Enhertu就是其中一個耀眼的新星,而第一三共製藥所研發的抗體化療複合藥物(ADC)-Enhertu(fam-trastuzumab deruxtecan-nxki ,DS-8201,中文商品名為優赫得)。
優赫得是由抗HER2單株抗體-賀癌平(trastuzumab)與第一型拓撲異構酶的抑制劑
免疫治療是利用人體的免疫系統對抗癌症。您的醫師可能會建議進行生物標記檢測,以幫助預測您對某些免疫治療藥物的反應。
用於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免疫治療藥物包括:Atezolizumab、Cemiplimab-rwlc、Durvalumab、Ipilimumab、Nivolumab、Pembrolizumab、Tremelimumab。
癌免疫治療的時間長短不一,取決於多種因素,包括病人的具體情況、腫瘤類型、免疫治療的種類以及治療效果等。 一般而言,免疫治療的療程可以是數週到數年不等。
•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療程頻率: 通常每隔2-3 週進行一次靜脈注射。
每次注射時間: 約30-90 分鐘。
療程長度: 根據健保給付規定,通常用藥12 週後會評估療效。如果疾病有改善,可以繼續用藥,但最長不超過兩年。
評估: 醫師會定期評估患者的身體狀況和腫瘤反應,以調整劑量和決定是否繼續治療。長期治療: 有研究顯示,持續兩年免疫治療的患者,五年存活率有顯著提升。
雷射治療是一種使用雷射光束(狹窄且高強度的光束)來殺死癌細胞的癌症治療方法。
光動力療法(Photodynamic therapy, PDT)是一種使用藥物和特定類型雷射光來殺死癌細胞的治療方法,藥物在暴露於光之前是沒有活性的。藥物經由靜脈注射給予,此種藥物會在癌細胞附近聚集量比在正常細胞更多,之後,利用光纖管將雷射光傳送至癌細胞,藥物被激活後會殺死癌細胞。光動力療法對健康組織的損傷較小,主要用於治療皮膚表面或內臟器官內壁上的腫瘤。當腫瘤位於呼吸道時,PDT會透過內視鏡直接作用於腫瘤部位。延伸閱讀,「 治療癌症的光動力療法」。
冷凍手術是一種使用儀器冷凍並破壞異常組織(例如原位癌)的治療方法,也稱為冷凍治療(cryotherapy)。這種治療對於腫瘤對於位於呼吸道中,冷凍手術會透過內視鏡進行。
電燒是一種使用電流加熱探針或針頭來破壞異常組織的治療方法。對於位於呼吸道的腫瘤,電燒會透過內視鏡進行。
對某些人而言,加入臨床試驗可能是一種治療的選項。針對癌症病人有不同類型的臨床試驗,例如,測試新治療方法或改良現有的治療的臨床試驗。因癌症及其治療產生副作用的病人,支持性照護與緩和照護試驗則是在研究改善病人生活品質的方法。
想了解更多進行中的臨床試驗,您可以從台灣臨床試驗資訊平台、各醫院臨床試驗中心網站查詢或詢問您的主治醫師。
有關癌症治療引起的副作用,請參閱網站中「副作用處理」單元閱讀。
在治療期間,您會進行追蹤檢查或複檢。有些用在診斷或分期癌症時所進行的檢查可能會重複,以評估治療效果。是否繼續、變更或停止治療的決定可能會取決於這些檢查的結果。
在治療結束後,有些檢查仍會持續定期進行。這些檢查的結果可顯示您的病情是否發生變化,或癌症是否復發。
資料來源:“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Treatment–Patient Version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by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土城長庚醫院主治醫師 廖宗琦協助校閱
更新日期:2025.09.03
隱匿型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取決於疾病的分期。隱匿腫瘤通常能在早期發現(腫瘤僅位於肺部),有時可以透過手術治癒。
以下為依照期別治療選擇:
第0期的治療可能包括:
更多有關這些治療的方法可參見上一單元《治療選項總覽》
更多有關這些治療的方法,以及肺癌化療、標靶治療和免疫治療藥物清單,可參見上一單元的《治療選項總覽》。
第IIA期與第IIB期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可能包括:
更多有關這些治療的內容,可參見上一單元《治療選項總覽》。
可透過手術切除的第IIIA期非小細胞肺癌,其治療可能包括:
無法手術切除的第IIIA期非小細胞肺癌,其治療可能包括:
上溝部的非小細胞肺癌,又稱肺上溝瘤(Pancoast tumor),它是發生於肺的上部,並擴散至胸壁、大血管與脊椎等鄰近組織。肺上溝瘤的治療可能包括:
部分已經侵犯到胸壁的第IIIA期非小細胞肺癌腫瘤可完全切除。胸壁腫瘤的治療可能包括:
第三期 B 與第三期 C 期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可能包括:
新診斷第四期、復發與再發的非小細胞肺癌治療可能包括:
進展期第四期、復發與再發的非小細胞肺癌治療可能包括:
資料來源:“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Treatment–Patient Version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by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土城長庚醫院主治醫師 廖宗琦協助校閱
更新日期:2025.09.03
避免癌症的危險因子,有助於預防某些癌症。這些危險因子包括:吸菸、過重和缺乏運動。增加保護因子,例如戒菸和多運動,有助於預防預防某些癌症。您可以與醫師或其他健康照護專業人員討論,了解如何降低罹患癌症的風險。
完整閱讀關於預防肺癌的資訊,請前往網站預防肺癌單元閱讀。
更新日期:2025/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