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癌是一種發生於嘴唇或口腔的惡性疾病。
口腔指的是嘴巴,它包括:
(圖片來源:癌症圖說-人體口腔解剖構造圖)
大多數口腔癌始於鱗狀細胞,也就是口腔內側的薄而扁平的細胞。發生在鱗狀細胞的癌症稱為鱗狀細胞癌,隨著癌症生長,癌細胞可能會擴散至更深的組織中。鱗狀細胞癌通常是生長在 白斑(無法去除的白色斑塊)的區域。
口腔癌屬於頭頸癌的一種,唇癌屬於口腔癌之一。
資料來源:Lip and Oral Cavity Cancer Treatment–Patient Version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by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Available at: https://www.cancer.gov/types/head-and-neck/patient/adult/lip-mouth-treatment-pdq [PMID: 26389326]
台北馬偕耳鼻喉頭頸部資深主治醫師 呂宜興醫師 協助校稿
更新日期:2025.10.03
民國111年,口腔、口咽及下咽惡性腫瘤發生個案數占全部惡性腫瘤發生個案數的6.41%,當年因此惡性腫瘤死亡人數占全部惡性腫瘤死亡人數的6.70%。發生率的排名於「男性為第4位、女性為第15位」;死亡率的排名於「男性為第4位、女性為第15位」。民國111 年初次診斷為口腔、口咽及下咽惡性腫瘤者共計8,350人;當年死因為口腔、口咽及下咽惡性腫瘤者共計3,479人。
男、女性患者的組織形態分布,均以鱗狀細胞癌最多,分別占男性個案之97.87%,女性個案之92.71%。
民國111年,口腔(主唾液腺除外)惡性腫瘤發生個案數占全部惡性腫瘤發生個案數的4.76%,當年因此惡性腫瘤死亡人數占全部惡性腫瘤死亡人數的4.63%。民國111年初次診斷為口腔惡性腫瘤者共計6,196人;當年死因為口腔惡性腫瘤者共計2,403人。
男、女性患者的組織形態分布,均以鱗狀細胞癌最多,分別占男性個案之98.03%,女性個案之92.35%。
民國111年,初次診斷為唇惡性腫瘤者共計258人,占口腔、口咽及下咽惡性腫瘤發生個案數的3.09%;當年死因為唇惡性腫瘤者共計37 人。
民國111年,初次診斷為舌惡性腫瘤者共計2,435人,占口腔、口咽及下咽惡性腫瘤發生個案數的29.16%;當年死因為舌惡性腫瘤者共計743人。
民國111年,初次診斷為齒齦惡性腫瘤者共計892人,占口腔、口咽及下咽惡性腫瘤發生個案數的10.68%;當年死因為齒齦惡性腫瘤者共計229人。
民國111年,初次診斷為口底惡性腫瘤者共計212人,占口腔、口咽及下咽惡性腫瘤發生個案數的2.54 %;當年死因為口底惡性腫瘤者共計28人。初次診斷為口咽惡性腫瘤者共計963人,占口腔、口咽及下咽惡性腫瘤發生個案數的11.53%;當年死因為口咽惡性腫瘤者共計415人。初次診斷為下咽惡性腫瘤者共計1,178人,占口腔、口咽及下咽惡性腫瘤發生個案數的14.11%;當年死因為下咽惡性腫瘤者共計589人。
如欲了解整完資訊,請前往「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歷年報告」查閱。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111年癌症登記報告
口腔癌是由於口腔細胞功能發生特定改變所引起的,特別是在細胞生長與分裂成新細胞的方式時。口腔癌有許多的危險因子,但其中許多的因子並不會直接導致癌症,相反,而是增加細胞DNA受損的機率,進而可能導致唇癌與口腔癌。若要進一步了解癌症如何發展,請參見網站「什麼是癌症?」單元閱讀。
危險因子是指任何會增加罹患疾病機會的因素,部分口腔癌的危險因子,例如吸菸與喝酒是可改變的。然而,也有一些危險因子是人們無法改變的因素,例如遺傳。了解口腔癌的危險因子,能幫助您做出改變,從而降低罹癌的風險。
口腔癌的危險因子包括:
延伸閱讀「菸害防制-菸草」,包括協助戒菸。
具有一項或多項這些危險因子,並不代表您一定會罹患口腔癌。許多有危險因子的人從未罹患口腔癌,而一些沒有已知危險因子的人則可能會罹患此癌症。如果您認為自己可能有罹癌的風險,請告訴您的醫師。
資料來源:Lip and Oral Cavity Cancer Treatment–Patient Version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by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Available at: https://www.cancer.gov/types/head-and-neck/patient/adult/lip-mouth-treatment-pdq [PMID: 26389326]
台北馬偕耳鼻喉頭頸部資深主治醫師 呂宜興醫師 協助校稿
更新日期:2025.10.03
這些以及其他的徵兆和症狀可能是由口腔癌引起的,也可能是其他疾病引起的。若您出現以下任何情況,請與醫師確認原因:
口腔癌可能不會有任何症狀,有時是在定期的「牙科/口腔外科/耳鼻喉科」檢查中發現到。
資料來源:Lip and Oral Cavity Cancer Treatment–Patient Version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by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Available at: https://www.cancer.gov/types/head-and-neck/patient/adult/lip-mouth-treatment-pdq [PMID: 26389326]
台北馬偕耳鼻喉頭頸部資深主治醫師 呂宜興醫師 協助校稿
更新日期:2025.10.03
如果您有口腔癌的症狀,醫師會判斷這些是否由癌症或其他疾病造成。醫師會詢問您症狀何時開始,以及發生的頻率。他們也會詢問您的個人與家族病史,並進行身體檢查,根據這些結果,醫生可能會建議其他檢查。如果您被診斷為口腔癌,這些檢查的結果將幫助您和醫師制定治療方案。
以下檢查與程序可用於口腔癌的診斷與分期:
您可能會想尋求第二意見以確認您的癌症診斷與治療計畫,若要尋求第二意見,您需要取得第一位醫師做的檢查結果與報告,並將它們提供給第二位醫師參考。第二位醫師會檢視病理報告、切片與影像檢查資料。他們可能會同意第一位醫師的診斷,或建議改變或採取其他的治療方式,或提供更多關於您的癌症相關資訊。
華人癌症資訊網也提供線上詢問第二意見,請前往“ 我要發問 ”或您可前往其他醫院尋找合適的醫師聽取第二意見。關於就診時可能想詢問一些問題,您可以於網站中「詢問醫師有關癌症的問題」中取得相關資訊。
預後取決於:
對於有吸菸的病人,如果在開始放射治療前戒菸,康復的機會會更好。
治療選擇取決於:
曾經罹患過口腔癌的病人,會增加罹患第二個頭頸部癌症的風險。因此,定期且仔細的追蹤非常重要。
資料來源:Lip and Oral Cavity Cancer Treatment–Patient Version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by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Available at: https://www.cancer.gov/types/head-and-neck/patient/adult/lip-mouth-treatment-pdq [PMID: 26389326]
台北馬偕耳鼻喉頭頸部資深主治醫師 呂宜興醫師 協助校稿
更新日期:2025.10.03
癌症分期指的是癌症在體內的擴散範圍,例如腫瘤的大小、是否已經擴散,以及離最初形成癌症之處的擴散距離。了解癌症分期有助於製定治療方案。
有多種的癌症分期系統,唇癌與口腔癌通常使用TNM分期系統,您的病理報告可能會用此分期系統來描述您的癌症狀態。根據TNM的結果,癌症會被劃分到一個期別,例如第I期、第II期、第III期、或第IV期(也可能寫成第1期、第2期、第3期、第4期)。當醫師與您討論診斷時,會用這些期別描述癌症狀態。
延伸閱讀:進一步認識關於「癌症分期」。
第0期,唇部與口腔的黏膜中發現異常細胞。這些異常細胞可能發展為癌症並擴散到附近的正常組織,第0期也稱為原位癌。
[圖示說明:腫瘤大小測量通常以公分(cm)或英吋表示。常見食物可用來顯示腫瘤大小,例如:豌豆(1公分)、花生(2公分)、葡萄(3公分)、核桃(4公分)、萊姆(5公分或2英吋)、雞蛋(6公分)、水蜜桃(7公分)、葡萄柚(10公分或4英吋)。]
第I期,癌症已經形成。腫瘤小等於或小於2公分,且腫瘤侵入的最深處不超過5毫米。
[圖示說明:腫瘤大小量測也經常以毫米(mm)或公分(cm)表示。常見物品可用以顯示腫瘤的大小:鉛筆尖(1 mm)、新蠟筆尖(2 mm)、鉛筆橡皮擦頭(5 mm)、豌豆(10 mm)、花生(20 mm)、萊姆(50 mm)。]
在第II期,腫瘤:
第III期,腫瘤:
第IV期細分為第IVA期、第IVB期與第IVC期。
第IVC期唇癌與口腔癌又稱為轉移性唇癌與口腔癌。轉移性癌症指的是癌細胞經由淋巴系統或血液循環,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並形成腫瘤。轉移性腫瘤與原發腫瘤屬同一類型的癌症。例如,如果唇癌與口腔癌擴散到肺部,肺部的癌細胞其實是唇與口腔癌的細胞。這個癌症稱為轉移性唇癌與口腔癌,而不是肺癌。
延伸閱讀,「癌症的復發:當癌症再回來」。
復發性口腔癌是指癌症經過治療後又再次出現。如果口腔癌復發,可能出現在口腔或身體其他部位。檢查有助於確定癌症在身體中的復發部位,復發性口腔癌的治療方式,取決於癌症復發的部位。
延伸閱讀,「癌症的復發:當癌症再回來」。
資料來源:Lip and Oral Cavity Cancer Treatment–Patient Version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by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Available at: https://www.cancer.gov/types/head-and-neck/patient/adult/lip-mouth-treatment-pdq [PMID: 26389326]
台北馬偕耳鼻喉頭頸部資深主治醫師 呂宜興醫師 協助校稿
更新日期:2025.10.03
口腔癌有多種可用的治療方法。您與您的癌症照護團隊將共同決定治療計畫,這個計畫可能會包含多種治療方式。會考量許多因素,包括癌症的分期、您的整體身體狀況以及您個人想選擇的治療方式。您的治療計畫將包含關於癌症的資訊、治療目標、治療選項與可能的副作用,以及預期治療的時長。
在治療開始前請與您的癌症照護團隊討論預期會有哪些狀況,這將會對您有所幫助。您需要了解治療開始前要做什麼、治療期間的感受,以及需要哪些的協助。若想了解更多,請參閱網站《向您的醫師詢問關於治療的問題》單元。
專門治療癌症的腫瘤科醫師,負責唇癌和口腔癌的治療。由於嘴唇與口腔對於呼吸、進食及說話至關重要,因此您可能需要特別協助來適應癌症治療及其治療帶來的副作用。腫瘤科醫師可能會將您轉介給其他專門治療頭頸癌,及其他醫學領域的醫療專業人員。這些專科醫師可能包括:
手術(在手術中切除癌症)是所有期別的口腔癌常見的治療方式。手術可能包括:
醫師在手術中切除所有可見的癌症後,部分病人可能會接受化學治療或放射治療,以殺死殘存的癌細胞。這種在手術後進行,用來降低癌症復發風險的治療稱為輔助治療(adjuvant therapy)。
延伸閱讀,「手術治療癌症」單元。
放射治療使用高能量X光或其他型態的放射線來殺死癌細胞,或透過抑制癌細胞的DNA來阻止癌細胞的生長。治療口腔癌可使用體外或體內放射治療。
若病人在開始治療前就戒菸,則放射治療的效果可能會更好。此外,在放射治療開始之前進行口腔牙齒的檢查也很重要,它可以先處理目前有的問題。
更多資訊可前往網站「治療癌症的放射治療」及「放射治療的副作用」單元閱讀。
化學治療及免疫治療是一種使用化療藥物破壞癌細胞DNA或利用病人的免疫系統來對抗癌症的治療方法。您的醫師可能會建議進行「生物標記檢測」,以預測您對特定免疫治療藥物的反應。延伸閱讀,「癌症治療的生物標記檢測」單元。
化療藥物種類很多。
用於治療復發或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的口腔癌的鱗狀細胞癌,其免疫治療藥物包括:
更多資訊請參見「治療癌症的免疫治療」。
延伸閱讀,「癌症治療:化學治療」。
延伸閱讀,「癌症治療:免疫治療」。
對某些人而言,加入臨床試驗可能是一種治療的選項。針對癌症病人有不同類型的臨床試驗,例如,測試新治療方法或改良現有的治療的臨床試驗。因癌症及其治療產生副作用的病人,支持性照護與緩和照護試驗則是在研究改善病人生活品質的方法。
您可以使用「臨床試驗搜尋」來尋找 NCI 支持、且正在招募參與者的癌症臨床試驗。這項搜尋允許您依癌症類型、年齡及試驗地點來篩選。其他機構支持的臨床試驗可在 ClinicalTrials.gov 網站找到。
更多臨床試驗基礎資訊請參見「病人與照護者的臨床試驗資訊」。
想了解更多進行中的臨床試驗,您可以從「台灣臨床試驗資訊平台」、各醫院臨床試驗中心網站查詢或詢問您的主治醫師。
進一步了解臨床試驗,包括如何尋找與參與臨床試驗、參與臨床試驗是否安全等等,請前往「臨床試驗」單元查閱。
在治療過程中,您將會有後續檢查或追蹤。有些先前用於診斷或分期的檢查可能會被重複進行,以評估治療效果。是否繼續、改變或停止治療的決策可能會根據這些檢查結果來決定。
治療結束後,部分檢查仍持續定期進行,這些檢查的結果可以顯示您的狀況是否發生變化,或癌症是否復發。
資料來源:Lip and Oral Cavity Cancer Treatment–Patient Version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by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Available at: https://www.cancer.gov/types/head-and-neck/patient/adult/lip-mouth-treatment-pdq [PMID: 26389326]
台北馬偕耳鼻喉頭頸部資深主治醫師 呂宜興醫師 協助校稿
更新日期:2025.10.03
請參閱上一單元「治療選項總覽」以了解下列治療方式。
第I期口腔癌的治療取決於癌症位於唇部與口腔的哪個部位。
若癌症發生在唇部,其治療可能包括:
若癌症發生在舌頭前部,其治療可能包括:
若癌症發生在口腔頰膜(臉頰內側的粘膜組織),其治療可能包括:
若癌症發生在口底(口腔底部),其治療可能包括:
若癌症發生在下牙齦(牙齦),其治療可能包括:
若癌症發生在臼齒後三角區(智齒後方的小塊區域),其治療可能包括:
若癌症發生在上牙齦或硬顎(口腔頂部),其治療通常為手術(廣泛局部切除),可加上或不加上放射治療。
請參閱上一單元「治療選項總覽」以了解下列治療方式。
第II期口腔癌的治療取決於癌症位於口腔的哪個部位。
若癌症發生在唇部,其治療可能包括:
若癌症發生在舌頭前部,其治療可能包括:
若癌症發生在口腔頰膜(臉頰內側的粘膜組織),其治療可能包括:
若癌症發生在口底(口腔底部),其治療可能包括:
若癌症發生在下牙齦,其治療可能包括:
若癌症發生在臼齒後三角區(智齒後方的小塊區域),其治療可能包括:
若癌症發生在上牙齦或硬顎(口腔頂部),其治療可能包括:
請參閱上一單元「治療選項總覽」以了解下列治療方式。
第III期口腔癌的治療取決於癌症位於口腔的哪個部位。
若癌症發生在唇部,其治療可能包括手術與體外放射治療,加上或不加上體內放射治療。
若癌症發生在舌頭前部,其治療可能包括:
若癌症發生在口腔頰膜(臉頰內側的粘膜組織),其治療可能包括:
若癌症發生在口底(口腔底部),其治療可能包括:
若癌症發生在下牙齦(牙齦),其治療可能包括,手術(廣泛局部切除),加上或不加上放射治療。放射治療,可在手術前或手術後進行。
若癌症發生在臼齒後三角區(智齒後方的小塊區域),其治療可能包括,手術切除腫瘤、淋巴結與部分下顎骨,加上或不加上放射治療
若癌症發生在上牙齦,其治療可能包括:
若癌症發生在硬顎(口腔頂部),其治療可能包括:
若癌症可能已擴散至淋巴結,治療可能包括放射治療和/或手術(頸部廓清術)。
請參閱上一單元「治療選項總覽」以了解下列治療方式。
第IVA期與IVB期口腔癌的治療取決於癌症位於口腔的哪個部位。
如果癌症在唇部,其治療可能包括手術與體外放射治療,加上或不加上體內放射治療。
若癌症發生在舌頭前部,其治療可能包括:
若癌症發生在口腔頰膜(臉頰內側的粘膜組織),其治療可能包括手術(廣泛局部切除)和/或放射治療。
若癌症發生在口底(口腔底部),其治療可能包括手術,於放射治療之前或之後進行。
若癌症發生在下牙齦,其治療可能包括,手術和/或放射治療
若癌症發生在臼齒後三角區(智齒後方的小塊區域),其治療可能包括,手術切除腫瘤、淋巴結與部分下顎骨,之後接著放射治療。
若癌症發生在上牙齦或硬顎(口腔頂部),其治療可能包括:手術加上放射治療。
若癌症可能已擴散至淋巴結,治療可能包括放射治療和/或手術(頸部廓清術)。
請參閱上一單元「治療選項總覽」以了解下列治療方式。
轉移性(IVC)與復發性口腔癌的治療可能包括:
資料來源:Lip and Oral Cavity Cancer Treatment–Patient Version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by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Available at: https://www.cancer.gov/types/head-and-neck/patient/adult/lip-mouth-treatment-pdq [PMID: 26389326]
台北馬偕耳鼻喉頭頸部資深主治醫師 呂宜興醫師 協助校稿
更新日期:2025.10.03
口腔癌的手術與一般手術一樣,都可能有術後出血與感染的問題,所幸此處的血量充沛,傷口癒合的能力較好,感染機率不高。但前提是身體所需的營養必須足夠,才有良好的免疫能力。不過,傷口萬一真的出血,有時只是小小一條血管滲血,也必須進開刀房動手術止血,加上此處傷口周圍尚有唾液分泌,無法完全隔絕感染的傷口,有時還會形成廔管,口水會順著廔管滲到外面的皮膚來。因此必須要經常換藥,讓傷口維持乾淨,使之盡早癒合。
口腔內的異味是手術前後所必須面臨的問題。異味的產生是由於口腔分泌的黏液與蓄積的血液留滯在口腔內,此一蓄積的環境也是個適於細菌生長的良好環境。因此,執行良好的口腔衛生措施不僅能預防及消除臭味,也能有效的預防局部感染,並減少味覺的改變。在執行口腔護理時,需注意避免造成口腔粘膜損傷。
口腔照護的方式可以口腔棉枝沾生理食鹽水,輕輕移除沾黏在口腔黏膜或牙齦之血塊或口腔分泌物。若已結痂之痰或分泌物,可用稀釋過的三雙氧水或蘇打水加以沖洗。若仍有舌苔無法除去,可以用小牙刷輕輕刷洗,再用生理食鹽水沖洗並吐出沖洗的食鹽水或由醫護人員用抽吸設備協助抽出,以維持口腔內的乾淨。若仍有異味,則可增加口腔照護的頻率,並請醫師評估黏膜狀況,必要時開立漱口水使用。
口腔癌常因手術治療而影響進食狀況,營養攝取不足,常是患者體重減輕的主要原因,並且會造成免疫力的下降,因此必須改變食物的供應方式,才能獲得充足的營養。因手術後有鼻胃管留置的關係,在視覺上容易讓病人及家屬誤認為只可以進食牛奶類製品而以。一般來說,只要消化情形許可下,除了提供治療的飲食外,亦可給予如富含纖維及維生素之果汁飲品、過濾過之清粥、甚至去油之湯汁或雞精等食物。在食物的製備上建議應少量多餐,即每天約6~8餐次。當可由口進食時,不論正餐或點心應儘量採用質地較軟易吞嚥的食物,如絞肉、蒸蛋,小魚、豆腐或嫩菜葉、瓜類等,並以能儘量攝取各類食物為佳。此外若口腔仍有傷口則要注意食物的溫度不宜太燙,以免引起疼痛,而以溫的、冷的食物為宜。此外也應避免刺激性的調味品,如辣 椒、胡椒等。
避免癌症危險因子可能有助於預防某些癌症。危險因子包括吸菸、體重過重和缺乏運動。
同時,增加保護因子,如戒菸和運動等也可能有助於預防某些癌症的發生。請與您的醫師或醫療專業人員討論如何降低罹患癌症的風險。
請前往網站,預防「口腔癌、口咽癌、口咽癌、下咽癌及喉癌」單元閱讀。